《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一百五十卷,南宋楊仲良編。楊氏究竟擔任過什么官,何處人氏,遍檢史籍,仍無所獲。據理宗寶佑中擔任吉州白鷺書院山長的歐陽守道為本書作的序言,可知此書在寶佑元年謝克家任吉州知州時就已經有了刻本,這個本子是謝氏的家藏本,則此書成書當早于寶佑,大概當在理宗初年。大概謝克家對這部書有所偏愛,所以想利用做知州的便利將它翻刻,未成而去。不久,白鷺書院山長歐陽守道發(fā)現(xiàn)了這本書,并借給了郡學生徐琥,徐琥也認為這是一部好書,有意轉刻,以便廣泛流傳。由于卷帙甚大,有人建議把它印成節(jié)本,被歐陽守道一口拒絕。為了保存古書的原貌,歐陽守道親自動手,與李燾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進行比對??保恼恕笖?shù)千百字」。值得注意的是,在歐陽守道??钡倪^程中,還找到了當時流行的蜀大字本,如此看來,此書在當時并不屬于難得一見的孤本。然而宋、元著錄最富的《直齋書錄解題》和《文獻通考》,卻恰恰沒有收錄,這又說明當時此書流傳不會太廣。后來蜀本散失,我們有幸看到的這部書,就是經歐陽守道校讎過、通過白鷺洲書院保留下來的本子了。其后的情況不得而知,到了近代,唯徐乾學、季振宜兩家有之。乾隆時期編四庫全書時,館臣見到的本子是個抄本,而且已經缺少了第六、第七兩卷以及第一一四至一一九卷。就是這個本子,后來被刻入宛委別藏叢書而保留至今。由于宛委別藏叢書所印數(shù)量不多,讀起來又很費勁,所以長時期以來,難以真正為學者所利用?!∪欢@又是一部非常有用的資料書。楊氏將《續(xù)資治通鑒長編》細細梳理,按照紀事本末的體例,把《長編》中比較重要的事件重新進行了歸納和組合,如果我們想了解北宋某一事件的來龍去脈,只需按照目錄查檢,立時便得。這部書和現(xiàn)在通行的《宋史紀事本末》(明·馮琦撰,陳邦瞻增訂)相比較,應該說各有所長,《宋史紀事本末》勝在它把北宋和南宋三百多年的重要事件都進行了重新編排,而《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在北宋這一部分,卻比《宋史紀事本末》詳細得多,條目分得也更細。這么好的一本書,為什么讓它長期藏在古書堆里不見天日呢?二零零二年,我把《宋史全文》整理完之后,與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呂觀仁兄商量能否繼續(xù)整理《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奉獻給讀者,得到呂兄和社里領導的一致贊成,于是加班加點,終于以宛委別藏影印本為底本,把此書點校一過,可以付梓了。我相信不少學者見到這本書后,會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