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計算機/網(wǎng)絡(luò)計算機輔助設(shè)計與工程計算AutoCADAutoCAD2006/2007中文版機械設(shè)計基礎(chǔ)

AutoCAD2006/2007中文版機械設(shè)計基礎(chǔ)

AutoCAD2006/2007中文版機械設(shè)計基礎(chǔ)

定 價:¥64.00

作 者: 二代龍震工作室 編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機械設(shè)計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1041297 出版時間: 2007-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61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相當于《AutoCAD2006中文版機械設(shè)計基礎(chǔ)》一書的修訂版,介紹了AutoCAD基本操作、系統(tǒng)設(shè)置、圖框樣板文件設(shè)置、各種畫圖和編輯命令的使用、圖學基礎(chǔ)理論、機械工程圖的制圖慣例、圖層的設(shè)置和操作、塊圖形的制作和使用、專業(yè)的機械尺寸標注功能、“Express”工具的應(yīng)用等內(nèi)容,還配合圖學理論特別增加了紙模型制作實務(wù)等方面的精彩內(nèi)容。另外,本書增加了對AutoCAD2007版新增命令的介紹。本書適合機械等相關(guān)行業(yè)的所有設(shè)計和制圖人員,以及機械本科或相關(guān)專業(yè)的師生。本書中文簡體版授權(quán)電子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專有版權(quán)歸電子工業(yè)出版社所有。未經(jīng)本書原作者和出版者許可,任何單位與個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復制或傳播本書的部分或全部內(nèi)容。

作者簡介

暫缺《AutoCAD2006/2007中文版機械設(shè)計基礎(chǔ)》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畫圖和CAD的故事
1.1 從徒手畫開始
1.1.1 徒手畫和計算機畫圖間的關(guān)系
1.1.2 徒手畫的基本技巧
1.2 用 CAD 畫圖
1.3 手工畫圖器具與計算機畫圖功能的比較
1.3.1 制圖板與丁字尺的操作
1.3.2 橡皮擦與擦線板(也稱消字板)的使用
1.3.3 圓規(guī)或各種圈圈板的使用
1.3.4 三角板與量角器的使用
1.4 CAD/CAM/CAE概論
1.5 使用 AutoCAD的原因
1.6 執(zhí)行 AutoCAD 2006的軟件配置
1.7 執(zhí)行 AutoCAD 2006的硬件配置
習題
第2章 AutoCAD 2006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1 認識 AutoCAD 2006的界面
2.2 從設(shè)備上的操作開始
2.2.1 鍵盤按鍵定義說明
2.2.2 按鈕(鼠標或數(shù)字化儀)功能
2.2.3 自動命令完成功能和最近輸入功能
2.3 操作工具欄(“TOOLBAR”命令)
2.4 AutoCAD存盤的格式
2.5 AutoCAD加載文件的方式
2.5.1 傳統(tǒng)的“OPEN”命令
2.5.2 “局部加載”選項
2.5.2.1 “PARTIAL OPEN”命令(局部打開)
2.5.2.2 “PARTIAL LOAD”命令(局部加載)
2.6 AutoCAD的命令提示操作
2.7 AutoCAD的坐標輸入方式
2.7.1 絕對坐標
2.7.1.1 絕對直角坐標(笛卡兒坐標系統(tǒng))
2.7.1.2 絕對極軸坐標
2.7.2 相對坐標
2.7.2.1 相對直角坐標
2.7.2.2 相對極軸坐標
2.7.3 直接指向坐標點
2.7.4 x/y/z 點的過濾器
2.8 AutoCAD 的選擇方式
2.8.1 標準的選擇功能
2.8.2 提供快速選擇的“QSELECT”命令
2.9 AutoCAD 的圖面縮放和平移操作
2.9.1 透明性命令
2.9.2 ZOOM(圖面放大及縮小命令)
2.9.3 PAN(畫面平移命令)
2.9.4 DSVIEWER(鳥瞰視圖命令)
2.9.5 VTENABLE(平滑視圖轉(zhuǎn)換)
2.9.6 “-VIEW”命令的應(yīng)用
2.10 基本操作流程
2.11 圖形文件的檢查、修復和清理功能
2.11.1 AUDIT(圖形文件的檢查命令)
2.11.2 RECOVER(圖形文件修復命令)
2.11.3 圖形修復管理器
2.11.4 PURGE(圖形文件清理命令)
2.12 AutoCAD 的模型空間與圖紙空間
習題
第3章 AutoCAD的工作環(huán)境設(shè)置
3.1 Windows下的基本環(huán)境設(shè)置
3.1.1 將顯示完整路徑與顯示擴展名的設(shè)置打開
3.1.2 調(diào)整屏幕分辨率
3.1.3 加入Truetype文字樣式文件
3.2 實用的系統(tǒng)環(huán)境設(shè)置
3.2.1 十字光標長短的設(shè)置
3.2.2 畫圖區(qū)背景顏色的調(diào)整
3.2.3 圖形文件自動備份時間的設(shè)置以及備份圖形文件名的修改
3.2.4 因操作失誤而不見了的菜單的恢復
3.2.5 支持文件搜尋路徑的設(shè)置
3.2.6 圓與圓弧的顯示分辨率變更
3.2.7 右鍵自定義的設(shè)置
3.2.8 捕捉標記大小和顏色以及捕捉靶框大小的變更
3.2.9 選取框的大小、夾點的大小與顏色的變更
3.2.10 為圖形文件加密碼
3.2.11 迅速創(chuàng)建新圖
3.3 再次提醒
習題
第4章 AutoCAD的平面繪圖命令
4.1 畫圖前的注意事項
4.1.1 在計算機畫圖里一定要注意的幾個與手工畫圖習慣有關(guān)的事項
4.1.2 初學者易犯的幾個錯誤
4.2 AutoCAD 的畫圖命令詳述
4.2.1 LINE(畫線命令)
4.2.2 MLINE(畫多線命令)和 MLSTYLE(設(shè)置多線型樣式線命令)
4.2.3 SPLINE(畫樣條曲線命令)
4.2.4 LWEIGHT(將線加粗命令)
4.2.5 POINT(畫點命令)與 DDPTYPE(設(shè)置點樣式命令)
4.2.6 CIRCLE(畫圓命令)
4.2.7 ARC(畫弧命令)
4.2.8 PLINE(畫多段線命令)
4.2.9 RECTANG(畫矩形命令)
4.2.10 POLYGON(畫多邊形命令)
4.2.11 DONUT(畫圓環(huán)命令)
4.2.12 ELLIPSE(畫橢圓命令)
4.2.13 OFFSET(偏移復制命令)
4.2.14 BHATCH(圖案填充命令)
4.2.15 BOUNDARY(創(chuàng)建多段線邊界命令)
4.2.16 定距等分和定數(shù)等分
4.2.16.1 MEASURE(定距等分命令)
4.2.16.2 DIVIDE(定數(shù)等分命令)
4.2.17 REVCLOUD(畫修訂用的云線命令)
4.2.18 WIPEOUT(區(qū)域覆蓋命令)
4.3 一定要養(yǎng)成使用圖形捕捉功能的習慣
4.3.1 如何調(diào)出“圖形捕捉”輔助畫圖功能
4.3.2 操作實例
4.3.3 浮動式的捕捉模式與固定式的“OSNAP”命令設(shè)置的區(qū)別
4.4 AutoCAD的計算器(“QUICKCALC”命令)
4.5 方便您快速畫詳圖的操作
習題
第5章 AutoCAD的平面編輯命令
5.1 夾點的編輯作用
5.1.1 設(shè)置“夾點”
5.1.2 操作夾點
5.2 AutoCAD 的編輯命令詳述
5.2.1 ERASE(圖形刪除命令)
5.2.2 COPY(復制命令)
5.2.3 COPYBASE(復制基點命令)
5.2.4 MOVE(移動命令)
5.2.5 ROTATE(旋轉(zhuǎn)命令)
5.2.6 SCALE(圖形縮放命令)
5.2.7 MIRROR(鏡像命令)
5.2.8 STRETCH(拉伸命令)
5.2.9 ARRAY(陣列命令)
5.2.10 FILLET(倒圓角命令)
5.2.11 CHAMFER(修倒角命令)
5.2.12 TRIM(修剪命令)
5.2.13 EXTEND(延伸命令)
5.2.14 BREAK(打斷命令)
5.2.15 EXPLODE(分解命令)
5.2.16 LENGTHEN(拉長命令)
5.2.17 U/REDO(放棄/重做命令)
5.2.18 UNDO(放棄控制命令)
5.2.19 PROPERTIES(特性命令)
5.2.20 PEDIT(多段線編輯命令)
5.2.21 JOIN(合并命令)
5.2.22 HATCHEDIT(圖案填充編輯命令)
5.2.23 MLEDIT(多線編輯命令)
5.2.24 SPLINEDIT(樣條曲線編輯命令)
5.2.25 MATCHPROP(特性匹配命令)
習題
第6章 開始畫圖前的準備—— 圖紙、圖框問題
6.1 手工選圖紙、圖框的過程
6.1.1 挑選圖紙的觀念
6.1.2 挑選圖紙的原則順序
6.2 改為計算機畫圖后的變化
6.3 需預先了解的國家制圖標準
6.3.1 圖框標準
6.3.2 標題欄格式標準(GB/T10609.1~10609.2—1989)
6.3.3 圖線格式標準(GB/T 4457.6—1984、GB/T 17450—1998、 GB/T 14665—1998)
6.3.4 字體格式標準(GB/T14691—1993)
6.3.5 尺寸法標準(GB/T 4458.6—1984)
6.3.6 制定顏色、線型和筆寬的關(guān)系
6.3.7 尺寸標注樣式的規(guī)范
6.3.8 其他 AutoCAD 特有的特性規(guī)范
6.4 圖框樣板文件
6.4.1 圖框樣板文件的制作流程
6.4.2 UNITS(設(shè)置畫圖單位命令)
6.4.3 LINETYPE(設(shè)置線型命令)
6.4.4 STYLE(設(shè)置文字樣式命令)
6.4.5 LAYER(圖層定義命令)
6.4.6 STYLESMANAGER(設(shè)置打印樣式命令)
6.4.7 DIMSTYLE(尺寸標注樣式命令)
6.4.8 保存和調(diào)入圖框樣板文件
6.5 調(diào)入圖框以后的操作
6.5.1 SCALE(設(shè)置畫圖比例命令)
6.5.2 LTSCALE(控制線型比例命令)和 DIMSCALE(控制全局尺寸標示比例命令)
6.6 特別要注意的問題
6.7 圖紙集和圖形文件管理
6.7.1 畫圖作業(yè)的環(huán)境布置工作
6.7.2 基本圖形文件的管理
6.7.3 圖的藍曬
6.7.4 圖的保存
習題
第7章 應(yīng)用幾何畫圖
7.1 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和垂線
7.1.1 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7.1.2 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7.2 畫等分線段、圓弧和角
7.2.1 二等分一個線段或圓弧
7.2.2 二等分一個角
7.2.3 任意等分一個線段
7.2.4 任意等分一個圓弧或曲線
7.3 畫內(nèi)切圓、外接圓和求圓心
7.3.1 畫三角形的內(nèi)切圓
7.3.2 求多邊形的圓心
7.4 畫三角形
7.4.1 已知一邊長畫正三角形
7.4.2 已知三邊長畫三角形
7.5 畫圓弧的切線
7.5.1 從圓上一點畫圓的切線
7.5.2 從圓外一點畫圓的切線
7.5.3 畫兩圓的內(nèi)公切線
7.6 畫線和線間的切弧
7.6.1 過線外一點畫切于直線的圓弧
7.6.2 畫兩線間的切弧
7.7 畫圓弧間的切弧
7.7.1 畫兩個已知圓間的內(nèi)切弧
7.7.2 畫一個已知圓和一條線間的內(nèi)切弧
7.8 畫內(nèi)切于菱形的近似橢圓
7.9 畫雙曲線
7.9.1 已知雙曲線的兩個焦點和頂點來畫雙曲線
7.9.2 過一個已知點畫等軸雙曲線
7.10 畫拋物線
7.10.1 已知拋物線的焦點和準線畫拋物線
7.10.2 已知拋物線的深度和寬度畫拋物線
7.11 畫阿基米德蝸線
7.12 畫擺線
7.12.1 畫正擺線
7.12.2 畫內(nèi)擺線
7.13 畫漸開線
7.13.1 畫多邊形的漸開線
7.13.2 畫圓的漸開線
7.14 畫螺旋線
7.14.1 畫圓柱螺旋線
習題
第8章 機械工程圖和投影視圖
8.1 前言
8.2 工程圖的定義
8.3 生產(chǎn)工程圖紙的程序
8.4 機械工程圖的分類
8.4.1 零部件圖
8.4.2 列表圖
8.4.3 標準圖
8.4.4 組裝圖
8.4.5 標準零部件和零部件表
8.5 用計算機來繪制工程圖的步驟
8.6 工程圖變更和補充時的處理
8.7 物體的正交定義
8.8 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
8.9 視圖的選擇
8.10 輔助視圖
8.10.1 輔助面的分類
8.10.2 單斜面輔助視圖
8.10.3 復斜面輔助視圖
8.11 剖視圖
8.11.1 割面和剖面的區(qū)別
8.11.2 剖面線的畫法和種類
8.11.3 半剖視圖
8.11.4 剖面的慣用畫法
8.12 等軸測視圖(立體正交)
8.12.1 立體正交
8.12.2 等軸測圖
8.12.3 等軸測圖的線/角/圓/弧問題
8.12.4 不規(guī)則曲線的等軸測圖
8.12.5 球體和螺紋的等軸測圖
8.12.6 平面下的等軸測尺寸標注
8.12.7 兩等軸測圖
8.12.8 不等軸測圖
8.13 斜視圖
8.13.1 等斜圖
8.13.2 等斜圖中的橢圓和不規(guī)則曲線
8.13.3 選擇物體正面的原則
8.13.4 半斜圖
8.14 交線圖
8.14.1 直線和物體表面的貫穿
8.14.2 平面和物體面的交線
8.14.3 產(chǎn)生于物體面間的交線
8.14.4 球面法
8.15 展開圖
8.15.1 接縫
8.15.2 折邊
8.15.3 缺口
8.15.4 平行線展開法
8.15.5 射線展開法
8.15.6 三角形展開法
8.15.7 變口體展開
8.15.8 球體的展開
8.16 透視圖
8.16.1 透視投影名詞定義
8.16.2 透視投影基本觀念
8.16.3 透視投影視點位置的選擇
8.16.4 消失點透視法
8.17 慣用畫法
8.18 識圖
習題
第9章 AutoCAD的寫字、貼圖和表格功能
9.1 AutoCAD 對文字功能的設(shè)計原理
9.2 和寫字相關(guān)的AutoCAD命令
9.2.1 DTEXT(寫字命令)
9.2.2 MTEXT(多行文字命令)
9.2.3 JUSTIFYTEXT(文字對齊命令)
9.2.4 FIND(查找及替換命令)
9.2.5 SCALETEXT(縮放文字命令)
9.2.6 SPACETRANS(轉(zhuǎn)換長度值命令)
9.2.7 FIELD(插入字段命令)
9.3 和貼圖相關(guān)的AutoCAD命令
9.3.1 IMAGE(圖像管理命令,內(nèi)含“IMAGEATTACH”命令的功能)
9.3.2 IMAGEADJUST(圖像調(diào)整命令)
9.3.3 IMAGECLIP(圖像剪裁命令)
9.3.4 IMAGEFRAME(開關(guān)圖像框命令)
9.3.5 IAMGEQUALITY(圖像質(zhì)量命令)
9.3.6 TRANSPARENCY(設(shè)置圖像透明度命令)
9.4 創(chuàng)建表格
9.4.1 TABLESTYLE(表格設(shè)置命令)
9.4.2 TABLE(創(chuàng)建表格命令)
9.4.3 輸入Excel表格
9.4.4 以表格加載圖形文件的應(yīng)用
9.4.5 運行表格數(shù)據(jù)的計算
9.5 本章問題集
習題
第10章 塊、外部參照和AutoCAD設(shè)計中心
10.1 BLOCK和WBLOCK的異同
10.2 相關(guān)塊的命令詳述
10.2.1 BASE(設(shè)置塊插入點命令)
10.2.2 BMAKE(創(chuàng)建塊命令)
10.2.3 WBLOCK(創(chuàng)建全局塊命令)
10.2.4 INSERT(插入塊命令)
10.3 創(chuàng)建塊和全局塊時的注意事項
10.4 實作范例
10.4.1 第一階段(制作塊圖形)
10.4.2 第二階段(修改塊圖形)
10.4.3 第三階段(制作全局塊圖形)
10.4.4 范例分析
10.4.5 查詢規(guī)范的制作
10.5 動態(tài)塊
10.6 外部參照
10.6.1 XREF(外部參照管理程序命令)
10.6.2 XATTACH(附加外部參照命令)
10.6.3 XOPEN(打開外部參照命令)
10.6.4 XCLIP(剪裁外部參照圖命令)
10.6.5 XCLIPFRAME(設(shè)置剪裁邊界框是否可見的變量命令)
10.6.6 XBIND(綁定圖形文件命令)
10.6.7 REFEDIT(編輯外部參照圖命令)
10.6.8 REFSET(增減外部參照組件的命令)
10.6.9 REFCLOSE(關(guān)閉參照編輯命令)
10.7 AutoCAD 設(shè)計中心
10.7.1 ADCENTER(激活設(shè)計中心命令)
10.7.2 打開和插入資源到圖上的操作
10.7.3 其他功能的操作
10.7.4 在線設(shè)計中心
習題
第11章 計算機畫圖的革新—— 圖層觀念
11.1 使用對話框設(shè)置圖層
11.1.1 LAYER(圖層設(shè)置命令)
11.1.2 ai_molc(使對象所在圖層成為當前圖層命令)
11.1.3 LAYERP(返回先前的圖層狀態(tài)命令)
11.2 幾個開關(guān)圖層動作的解說
11.3 COLOR(設(shè)置圖層或個體圖元顏色命令)
11.4 ByLayer 和 ByBlock 的名詞解說
11.5 LAYTRANS (圖層轉(zhuǎn)換器命令)
11.6 圖層的操作應(yīng)用
習題
第12章 機械專業(yè)的AutoCAD尺寸標注
12.1 尺寸標注定義
12.2 尺寸標注的畫圖慣例和標準
12.2.1 尺寸線和尺寸界線
12.2.2 箭頭
12.2.3 數(shù)值
12.2.4 引線和注釋
12.3 尺寸標注法
12.3.1 長度標注
12.3.2 角度標注
12.3.3 半徑和直徑標注
12.3.4 球面
12.3.5 弧長
12.3.6 曲線
12.3.7 方形
12.3.8 倒角
12.3.9 錐度
12.3.10 斜度
12.3.11 板厚
12.3.12 坑座
12.3.13 其他標注
12.4 尺寸放置原則
12.4.1 尺寸排列的標注原則
12.4.2 尺寸基準的標注原則
12.4.3 相同形態(tài)的標注原則
12.4.4 對稱形態(tài)的標注原則
12.4.5 尺寸重復的標注原則
12.4.6 多余尺寸的標注原則
12.5 尺寸標注的順序
12.6 尺寸標注的注意事項
12.7 DIMSTYLE(尺寸標注樣式設(shè)置命令)
12.8 尺寸標注變量詳述
12.9 相關(guān)尺寸標注的其他命令詳述
12.9.1 QDIM(快速尺寸標注命令)
12.9.2 DIMORDINATE(坐標尺寸標注命令)
12.9.3 DIMCENTER(圓弧中心記號標注命令)
12.9.4 DIMARC (弧長標注命令)
12.9.5 DIMJOGGED(半徑折彎命令)
12.9.6 QLEADER(快速引線標注命令)
12.9.7 DIMEDIT(尺寸標注編輯命令)
12.9.8 DIMTEDIT(尺寸文字編輯命令)
12.9.9 DIMOVERRIDE(尺寸標注變量替代命令)
12.9.10 DIMREASSOCIATE(創(chuàng)建圖體標注關(guān)聯(lián)性命令)
12.9.11 DIMSTYLE - Apply(更新尺寸標注命令)
12.10 形位公差
12.10.1 形狀公差
12.10.2 方向公差
12.10.3 位置公差
12.10.4 跳動公差
12.10.5 注意事項
12.11 “TOLERANCE”命令(形位公差標注)
12.11.1 形位公差的框格
12.11.2 形位公差的引線
12.11.3 形位公差的基準線或基準面
12.11.4 指定范圍內(nèi)的公差
12.11.5 最大實體狀態(tài)
12.11.6 理論上的正確尺寸
12.11.7 投影區(qū)的公差
12.11.8 公差列表標注
12.12 同張圖紙不同比例的尺寸標注問題
習題
第13章 打印法(“模型”模式)
13.1 打印設(shè)備的正確觀念
13.2 AutoCAD的打印概念
13.3 Windows里的繪圖儀或打印機設(shè)置
13.4 PLOTTERMANAGER(繪圖儀設(shè)置管理命令)
13.5 “PLOT”命令(正式打?。?br />13.6 其他格式的打印
13.6.1 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e Writer
13.6.2 Adobe PDF
13.6.3 DWF6 ePlot.pc3
13.6.4 PublishToWeb JPG.pc3和PublishToWeb PNG.pc3
13.7 用“PUBLISH”命令批次打印
13.8 如何打印粗線
習題
第14章 AutoCAD 2006的“Express”功能
14.1 “Express”程序集概述
14.2 圖層類(Layers)
14.2.1 游走圖層(Layer Walk)
14.2.2 匹配圖層(Layer Match)
14.2.3 合并圖層(Layer Merge)
14.3 塊類
14.3.1 將屬性炸成文字(Explode Attribute to Text)
14.3.2 將形轉(zhuǎn)成塊(Convert Shape to Block)
14.3.3 輸出屬性信息(Export Attribute Information)
14.3.4 輸入屬性信息(Import Attribute Information)
14.3.5 以一個塊取代另一個塊(Replace Block With Another Block)
14.4 文字類
14.4.1 分解文字(Explode Text)
14.4.2 將Text轉(zhuǎn)換成 Mtext(Convert Text to Mtext)
14.4.3 弧形文字(Arc-Aligned Text)
14.4.4 圈字功能(Enclose Text with Object)
14.4.5 自動加注行號功能(Automatic Text Numbering)
14.4.6 改變文字的大小寫功能(Change Text Case)
14.5 布局工具類
14.6 尺寸標注類
14.7 選擇工具類
14.8 修改類
14.8.1 多重圖元拉伸(Multiple Object Stretch)
14.8.2 移動﹑復制﹑旋轉(zhuǎn)和大小縮放四合一(Move/Copy/Rotate)
14.8.3 對外部參照塊﹑圖像圖片和塊的剪?。‥xtend Clip)
14.8.4 清除重疊圖形(Delete duplicate objects)
14.8.5 3D圖形轉(zhuǎn)2D(Flatten objects)
14.9 畫圖類
14.9.1 畫斷裂線功能(Break-line Symbol)★★★
14.9.2 超級圖案填充(Super Hatch)★★★
14.10 文件工具類
14.11 Web工具類
14.12 工具類
14.12.1 系統(tǒng)變量編輯器(System Variable Editor)
14.12.2 創(chuàng)建線型(Make Linetype)
14.12.3 創(chuàng)建形(Make Shape)
14.12.4 平面的延伸顯示功能(Extended Plan)
14.13 網(wǎng)站鏈接類
習題
第15章 其他工具命令
15.1 查詢工具命令類
15.1.1 DIST(距離測量命令)
15.1.2 AREA(面積計算命令)
15.1.3 LIST(圖元資料列出命令)
15.1.4 TIME(時間查詢命令)
15.2 文件輸出/輸入命令類
15.2.1 IMPORT/EXPORT(輸入/輸出命令)
15.2.2 DXFOUT/DXFIN(輸出/輸入標準圖形交換文件命令)
15.2.3 BMPOUT(輸出bmp文件命令)
15.3 有關(guān)剪貼板和外部鏈接命令類
15.3.1 COPYLINK(將圖復制到剪貼板命令)
15.3.2 COPYCLIP(將指定圖復制到剪貼板命令)
15.3.3 CUTCLIP(剪切命令)
15.3.4 PASTECLIP(粘貼命令)
15.3.5 PASTESPEC(選擇性粘貼命令)
15.3.6 PASTEBLOCK(粘貼塊命令)
15.3.7 PASTEORIG(貼到原始坐標命令)
15.3.8 INSERTOBJ(插入 OLE 對象命令)
15.3.9 OLELINKS(OLE 鏈接命令)
15.3.10 OLESCALE(設(shè)置OLE屬性命令)
15.3.11 COPYHIST(復制命令過程命令)
15.3.12 HYPERLINK(超級鏈接命令)
15.3.13 HYPERLINKOPTIONS(超級鏈接選項命令)
15.4 一般工具功能類
15.4.1 BLIPMODE(光點開關(guān)命令)
15.4.2 FILL(填滿模式開關(guān)命令)
15.4.3 QTEXT(快速文字顯示開關(guān)命令)
15.4.4 RENAME(重命名命令)
15.4.5 SKETCH(徒手畫命令)
15.4.6 XPLODE(分解復合圖形命令)
15.5 相關(guān)加載命令類
15.5.1 APPLOAD(加載VLISP/VBA/ARX程序命令)
15.5.2 MENULOAD/CUILOAD(加載自定義文件命令)
15.5.3 雙擊欲編輯的圖形
習題
第16章 紙模型的應(yīng)用
16.1 前言
16.2 使用AutoCAD制作紙模型的優(yōu)勢
16.3 紙模型的制作技術(shù)重點
16.4 紙模型的制作流程和實例
16.5 紙模型技術(shù)討論
16.5.1 汽車、飛機、船舶等紙模型技術(shù)討論
16.5.1.1 法拉利360(取材自HP 3D紙模型網(wǎng))
16.5.1.2 老虎坦克I(取材自日本紙模型網(wǎng)站)
16.5.1.3 手機
16.5.2 動物或昆蟲的紙模型技術(shù)討論
16.5.2.1 玳瑁(取材自日本Caretta紙模型網(wǎng)站)
16.5.2.2 云豹(取材自日本Canon紙模型網(wǎng)站)
16.5.2.3 獨角仙(取材自日本YAMAHA紙藝網(wǎng))
16.5.3 建筑物的紙模型技術(shù)討論
16.5.4 整體包裝的技術(shù)討論
16.5.5 可自動畫展開圖的軟件
16.6 精致化紙模型的其他手段
16.7 紙模型的經(jīng)濟效益
習題
第17章 AutoCAD 2007新增功能(基礎(chǔ)部分)
17.1 前言
17.2 基礎(chǔ)新功能詳述
17.2.1 用戶界面
17.2.2 Autodesk Vault
17.2.3 將DWF文件作為參照底圖附著
17.2.4 發(fā)布包含DWF文件參照底圖的文件
附錄A 本書習題解答的下載和問題咨詢方式說明
A.1 本書范例光盤的使用方式說明
A.2 本書習題解答的下載方式說明
A.3 本書技術(shù)咨詢的操作方式說明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