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德國著名學者茨默博士近年推出的研究回鶻文佛教文獻與歷史的重要著作之一。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緒論,概述回鶻的歷史和宗教(主要是佛教)文化;第二章是“回鶻之佛教寫經”,根據(jù)從西域、敦煌諸地發(fā)現(xiàn)的回鶻文文獻,對回鶻譯經所依據(jù)的底本進行考察,指出回鶻佛教譯經大致源自四個系統(tǒng):中亞系統(tǒng)、漢傳系統(tǒng)、藏傳系統(tǒng)和印度系統(tǒng);第三章是本書的重點,依據(jù)回鶻文獻的題跋考察各種經典的時代、譯經的功德主所涉及的各個階層,其中既有蒙古皇帝、回鶻亦都護,亦有各級官僚、貴族,有僧侶,也有俗人,并仔細探討了回鶻功德主布施的動機、愿望與目的;第四章集中探討了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元代回鶻文寫本《觀音經相應譬喻》的長篇跋尾;第五章為簡短的結論。全書篇幅不大,但價值很高,作者以其敏銳的眼力,淵博的學識,兼通多種語言的優(yōu)勢和直接占有柏林藏吐魯番出土回鶻文文書的有利條件,將回鶻文佛教文獻的研究推進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