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
一 本研究的問題與學術意義
二 學術史的回顧
三 研究中要解決的問題和采用的方法
四 研究資料的搜集和初步分析
五 ACCESS數據庫的建立
第二章 清代檔案中存留的氣象資料——對資料系統(tǒng)偏差檢驗方法的探索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有關云南天氣資料的基本情況和分類
三 清代氣象情況奏報制度的初步探索
四 資料的可靠性和系統(tǒng)偏差:理證法的考察
五 資料的可靠性和系統(tǒng)偏差:對證法的考察
六 資料的可靠性和系統(tǒng)偏差:本證法的考察
七 產生偏差的原因分析
八 小結
第三章 1711—1911年云南雨季早晚的復原
一 問題與資料
二 對雨季開始期的復原方法
三 對復原結果的檢驗
四 復原的雨季開始期序列的初步分析
五 雨季開始期對E1.Nino事件的響應
六 結論
第四章 1711—1911年昆明地區(qū)雨季降水級別的重建
一 問題與學術史
二 研究的新思路和原則:對現代降水資料的分析和歷史資料系統(tǒng)偏差的校正
三 雨季分階段定級恢復的具體方法
四 對復原序列的檢驗
五 雨季降水強弱序列的初步分析
六 結論
第五章 1721—1900年昆明冬季平均氣溫序列的重建
一 問題和資料
二 復原方法:雙因子回歸方程的建立
三 歷史降雪指數的重建
四 對干季降水的分級重建
五 同治、光緒兩朝氣溫的插補
六 對氣溫變化的初步分析
七 結論
第六章 1815—1817年云南大饑荒與坦博拉火山噴發(fā)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饑荒的進程與地理分布
三 對災害種類及程度的分析
四 大饑荒與坦博拉火山爆發(fā)
五 結論
第七章 1905—1907年云南大災研究
一 問題
二 災害的進程與地理范圍
三 大災的天氣背景分析
四 大災的社會原因分析
五 災害的社會應對措施
六 小結
第八章 對清代云南氣候變化與社會影晌的初步分析
一 問題
二 清代云南氣候變化的特點
三 歷史氣候變化對社會的影響
四 社會對氣候變化的適應
五 結論與討論
附錄
一 1711—1911年云南雨季開始期序列考訂
二 1711—1911年昆明雨季降水的分級考訂
三 172l—1855年昆明地區(qū)冬雪指數序列考訂
四 171l—1911年云南干季降水的分級考訂
參考文獻
史料目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