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本書圍繞“任何人”在“任何地點”和“任何時候”獲得“任何想要的東西”這一數字新媒體發(fā)展的內在驅動力和終極目標,對媒介融合中的媒介產業(yè)、電信產業(yè)、互聯網產業(yè)、IT產業(yè)、電子產業(yè)等領域內所發(fā)生的生產形態(tài)的融合、行業(yè)的融合、政策的融合、組織的融合、管理的融合、技術的融合進行了從具體狀態(tài)呈現到終極哲學意義的全景式的探討,具有強烈的伸縮性。其間諸多觀點的論述很到位并富有深層的見解,例如微觀層面的“數字媒體領域是傳統媒體發(fā)展的必然朝向”,中觀層面的“通過同時實現‘技術標準化’和‘產品差異化’來獲取最大的市場是媒介融合中的競爭機理”,宏觀層面的“模糊性、平衡性、壟斷競爭性為媒介融合形態(tài)的三大特性”等,這些位于各個結構層面的諸多嶄新觀點構架出了一個較為系統和完整的關于媒介融合的基礎性研究框架,成為世界前沿的研究論著。全篇視角創(chuàng)新,觀點閃耀,文章夾敘夾議,論述生動。文中涉及諸多媒介融合大潮中光鮮亮麗的角色,如英特爾、三星、蘋果、時代華納、google、雅虎、華納、AT&T、沃達豐、韓國SK、法國電信、Verizon、阿爾卡特、朗訊、NTT DoCoMo、思科、迪斯尼、微軟等國際巨頭,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閃聯聯盟、愛國者、盛大、上海文廣、分眾傳媒等本土新星,基于國際和國內的最新發(fā)展狀態(tài)進行了深層次的分析,從而得出融合形態(tài)中組織融合、生產融合、管理融合、交易融合、產品融合、競爭融合、市場融合的融合規(guī)律和應對規(guī)則,能夠從多種角度給實際操作者以指導和啟發(fā)。作者簡介王菲,1975年生,云南玉溪人。1994-2001年就讀于北京廣播學院廣告學系,獲廣告學碩士學位。2001年起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廣告學專業(yè)執(zhí)教。2002年赴日本電通株式會社研修。2003—2006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攻讀傳媒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企業(yè)整合營銷傳播、品牌構筑、廣告創(chuàng)意與表現、媒介經營、數字媒體及媒介融合等。主持和參與了多項國內及國外合作或委托研究項目。為多家企業(yè)、媒介進行專項咨詢及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