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知識讀物熊十力、陳寅恪、錢鍾書闡釋思想研究

熊十力、陳寅恪、錢鍾書闡釋思想研究

熊十力、陳寅恪、錢鍾書闡釋思想研究

定 價:¥33.00

作 者: 李清良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靜一學術(shù)論叢
標 簽: 近現(xiàn)代當代哲學

ISBN: 9787101055689 出版時間: 2007-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25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分別對熊十力、陳寅恪、錢鐘書的闡釋思想進行專門探討和比較研究。在20世紀中國學術(shù)史上,這三個個案頗具典型意義。從學科專業(yè)來看,他們闡釋思想分別代表了20世紀中國哲學、史學、文學這三個學科的闡釋思想所曾達到的最高成就。從知識背景來看,他們之中有根本沒有受過系統(tǒng)的現(xiàn)代教育者,不曾走出過國門半步,對于西方學術(shù)沒有直接了解。從他們的思想中可以看到,他們強調(diào)主體性自覺與弘揚的角度并不完全相同。本書是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國學研究基地項目的最終成果。

作者簡介

  李清良,男,1970年生,湖南新寧人,先后就讀于湖南師范大學、四川大學,1997年獲文學博士學位。曾任教于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現(xiàn)為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主為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學術(shù)思相想史。出版過《中國闡釋學》、《中國文論思辨思維》等專著。

圖書目錄

自序
積極健動的本體論闡釋學——熊十力闡釋思想研究
 一、“智慧與知識之辨”與正心救世之學
 二、“根柢無易其故,裁斷必出于已”
 三、本習之辨與理解根據(jù)
 四、修養(yǎng)工夫與理解方法
 五、以“立志”說為中心的態(tài)度論
 結(jié)論
作為現(xiàn)代“通人”之學的歷史闡釋學——陳寅恪闡釋思想研究
 一、《馮友蘭上冊審查報告》--陳寅恪闡釋思想之綱要
 二、類似解析幾何的闡釋方法論
 三、比較研究法與詩史互證法
 四、關(guān)于“科學方法”
 五、“通識君子”:陳寅恪心目中的理想讀者
 六、闡釋工具之通解與闡釋視野之通達
 七、鑒別材料之通識與闡釋方法會通
 八、闡釋目的之通貫與闡釋態(tài)度之圓通
 九、闡釋學即是“通人”之學
 十、作為學術(shù)理想的“新宋學”
 十一、陳寅恪闡釋思想的應用維度與時代關(guān)系
 結(jié)論
圓融辯證的文學闡釋學——錢鐘書闡釋思想研究
 一、圓融的辯證法
 二、闡釋對象論
 三、“闡釋循環(huán)”論
 四、闡釋學與修辭學及心理學
 五、趣味、經(jīng)驗、偏見與識量
 六、錢錘之闡釋思想與西方闡釋學
 結(jié)論
熊十力陳寅恪闡釋思想之比較
 一、“吾之言學,夙主會通”
 二、“通人”之學與現(xiàn)代觀念
 三、“新宋學”與學術(shù)理想
 四、學風士習與國族前途
 結(jié)論
陳寅恪錢鐘書闡釋思想之比較
 一、“通人”與“通識”
 二、闡釋態(tài)度與闡釋方法
 三、關(guān)于“詩史互證”
 結(jié)論
熊十力錢鐘書闡釋思想之比較
 一、心同理同
 二、會通之學與辯證法
 三、科學方法與科學態(tài)度
 四、學風士習的批評與提供
 結(jié)論
主要引用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