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通史國史要義

國史要義

國史要義

定 價:¥29.80

作 者: 柳詒徵
出版社: 中國人大出版社
叢編項: 國學基礎文庫
標 簽: 通史

ISBN: 9787300080727 出版時間: 2007-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32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了“史”之方方面面,分史原、史權、史統(tǒng)、史聯(lián)、史德、史識、史義、史例、史術、史化十大篇。始終條理,抉史學之精微,文理密察,堪稱對傳統(tǒng)史學進行全面總結的代表作。言中國歷史記述及史學源于禮,禮是數(shù)千年全史之核心(史原);述史官的職權及社會責任(史權);敘國史所持之正統(tǒng)論,及在此問題上古今史家的不同觀點(史統(tǒng));論紀傳體史書紀、表、志、傳之間在記述史事上的相互補充、相互襯托的關聯(lián)作用(史聯(lián));講史家的修養(yǎng)心術問題,不僅修史時要持“敬恕”之態(tài)度,修養(yǎng)道德亦是史家為人之本(史德);言撰史者與讀史者都要具備史識,今人要先積累前哲之識,后謀創(chuàng)新(史識);日史之義在天,在善善惡惡,在天下為公、不私一姓,此貫徹于今古史學(史義);從中國古代史書的豐富凡例出發(fā),論史書撰寫遵循的范圍、取舍、體裁、書法等義例問題(史例);言史學的作用——增長知識、知類通達、垂訓鑒戒(史術);談中國古代的教育與教化的歷史經(jīng)驗,贊經(jīng)史之學極大的教化作用(史化)。本書大量引證史料,并加以解析、闡發(fā),全面、深入地把握了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基本特征,甚具學術價值。豐富的資料,獨特的史學理念等,對研治史學史者頗有裨益。

作者簡介

  柳詒徵(1879-1956)字翼謀,號劬堂、知非,江蘇鎮(zhèn)江人。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及圖書館學家。主張弘揚中國國粹,維護中國傳統(tǒng)文化。17歲考中秀才,后曾就讀于三江師范學堂。卒業(yè)后曾任教江南高等商業(yè)學堂、江南高等實業(yè)學堂、寧屬師范學堂、兩江師范學堂、北京明德大學;并一度主持鎮(zhèn)江府中學堂校政。1914年2月,應聘為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文、歷史教授;1925年東南大學發(fā)生學潮后一度離去北上,先后執(zhí)教于清華大學、北京女子大學和東北大學;1929年重返南京,任教中央大學;并曾任南京圖書館館長、考試院委員、江蘇省參議員。建國后執(zhí)教于復旦大學。著有《歷代史略》、《中國文化史》、《國史要義》等。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國史壇,與在北方任教的史家陳垣、陳寅屬并稱“南柳北陳”。

圖書目錄

《國史要義》探津壓家范
題辭
史原第一
史權第二
附:漢之尚書
史統(tǒng)第三
史聯(lián)第四
史德第五
史識第六
史義第七
史例第八
史術第九
史化第十
新版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