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德國哲學家,現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被譽為“新時代的先驅”、“我們這個時代最有卓見的哲學家”。他在美學與藝術等諸領域都是旗幟性的人物,同時也是20世紀以來爭議最大者。從1879年到1889年初,尼采輾轉在意大利、法國、瑞士、德國的一些城鎮(zhèn)之間,為他多病的身體尋找合適的氣候,在一地逗留不超過數月。他常在一個名叫西爾斯——瑪麗亞的山村度夏,在尼斯過冬。一開始是疾病驅使他易地而居,但是,一旦走出書齋,置身于大自然中,他發(fā)現這種萍蹤無定的生活是最適合于他的本性的。他的大部分著作,包括《朝霞》(1881)、《快樂的科學》(1882,1886)、《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1883~1885)、《善惡的彼岸》(1885~1886)、《道德的譜系》(1887)等,都是在10年漂泊中寫的。其中大多是格言體,是他浪跡四方的隨感的結集。在此期間,尼采形成了強力意志、永恒輪回、超人、一切價值的重估等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