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經濟法經濟憲法學導論:轉型中國經濟權利與權力之博弈

經濟憲法學導論:轉型中國經濟權利與權力之博弈

經濟憲法學導論:轉型中國經濟權利與權力之博弈

定 價:¥33.00

作 者: 吳越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學理論

ISBN: 9787503668449 出版時間: 2007-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其它 頁數(shù): 42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經濟憲法學導論:轉型中國經濟權利與權力之博弈》不僅是寫給法學界的經濟憲法學,也是寫給經濟學界和公眾的經濟憲法學。制度經濟學認為,其研究“涵蓋了經濟學與制度之間的雙向關系,它既關心制度對經濟的影響,也關心制度在經濟經驗影響下的發(fā)展”;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其共同的指向就是憲政,因此二者可以而且應當相互借鑒和相互補充。不過,畢竟“術業(yè)有專攻”,憲政經濟不能代替經濟憲法學研究;二者不僅在研究目標上有著根本的不同,而且在研究路徑和論證方法上也存在著本質的區(qū)別。本書的論證表明,法律與經濟理應而且能夠實現(xiàn)良性的互動;“法律帝國主義”與“經濟學帝國主義”只不過是狹隘的偏見而憶。

作者簡介

  吳越,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

圖書目錄

卷首語
前言
第一章 經濟憲法學引論
第一節(jié) 經濟憲法的理念與基本問題
一、“弗萊堡學派”與秩序自由語境下的經濟憲法
二、狹義與廣義的經濟憲法
三、實然與應然的經濟憲法
四、形式與實質的經濟憲法
第二節(jié) 經濟憲法學的研究對象與現(xiàn)狀
一、經濟權利憲法學
二、經濟制度憲法學
三、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憲法學
四、經濟秩序憲法學
第三節(jié) 經濟憲法學的目標與類型化任務
一、設定法學研究目標的前置問題
二、經濟憲法的歷史性、整體性與研究坐標
三、經濟憲法學的任務與類型化問題
四、經濟憲法學與相鄰學科的互動
第四節(jié) 經濟憲法的基本價值與原則
一、經濟自由
二、經濟正義
三、作為制度安定性的經濟安定與穩(wěn)定
四、經濟平等與經濟民主
五、價值沖突與權衡取舍
六、關于經濟憲法的“原則”問題
第五節(jié) 研究方法、視角與路徑選擇
一、法學研究方法的路徑選擇
二、經濟憲法學的研究方法
三、研究方法與研究視角的關系
第六節(jié) 經濟憲法學的歷史源流
一、德國關于國家與經濟關系的歷史變遷
二、《魏瑪憲法》的歷史地位
三、德國《基本法》引發(fā)的“經濟憲法”論爭/IQ
四、對體制轉型國家的啟示
五、題外話:經濟法的概念與學科劃分
第二章 經濟權利的憲法解釋
第一節(jié) 經濟權利在人權中的位階
一、人權與基本權利的概念
二、基本權利的分類
三、經濟權利在人權中的地位
第二節(jié) 經濟權利的構成與價值位階
一、市場經濟與個體經濟權利的構成
二、我國憲法中的經濟權利體系問題
第三節(jié) 經濟權利的種類及內涵
一、職業(yè)自由權
二、營業(yè)自由權
三、(經濟)遷徙自由權
四、(經濟)結社自由權
五、經濟平等權
第四節(jié) 作為個體自由延伸的企業(yè)自由
一、企業(yè)權利與個體經濟權利的關系
二、企業(yè)經濟權利的含義
三、企業(yè)人格的異質性與公司治理
第五節(jié) 經濟權利與經濟行政
一、經濟權利與經濟行政的內在邏輯
二、經濟權利與經濟行政關系的一般原則
三、經濟權利與地方經濟保護主義
四、經濟權利與部門經濟保護主義
第六節(jié) 經濟制度轉型時代的價值變遷
一、從個體的義務觀到權利觀的變遷
二、從政府的權力觀到服務觀的變遷
第三章 經濟制度的憲法解釋
第一節(jié) 憲法對經濟制度的選擇
一、作為憲法預設選擇的經濟制度
二、經濟制度的憲法選擇模式
三、我國《憲法》對經濟制度選擇的演進
第二節(jié) 現(xiàn)行《憲法》對經濟制度的選擇
一、“82憲法”中的經濟制度
二、1993年修憲確立的經濟制度
第三節(ji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憲法解釋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特點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形成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實踐與發(fā)展
第四節(jié) 我國憲法中的產權制度
一、產權制度的憲法意義
二、產權的類型
三、經濟轉軌時期的產權變遷與憲法問題
第五節(jié) 我國憲法中的分配制度
一、分配與分配制度概述
二、憲法分配制度的內容
第六節(jié) 經濟制度變遷對憲法的考驗
一、憲法對制度變遷的適應性與開放性
二、經濟轉軌時期憲法的穩(wěn)定性問題
三、制度變遷的成因
第四章 經濟可持續(xù)的憲法保障
第一節(jié) 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憲法約束
一、經濟的可持續(xù)與制度的可持續(xù)
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憲法約束問題
三、經濟可持續(xù)的法治架構
第二節(jié) 國民經濟與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法
一、從計劃到規(guī)劃的轉變
二、成熟市場國家的經濟規(guī)劃
三、規(guī)劃實體法的主要內容
四、規(guī)劃程序的法律約束
五、規(guī)劃自身的法律屬性及責任主體
第三節(jié) 經濟穩(wěn)定與增長促進法
一、經濟規(guī)劃與宏觀調控的關系
二、“宏觀調控”法律的命名問題
三、經濟穩(wěn)定與增長促進法的法律地位
四、德國《經濟穩(wěn)定與增長促進法》概述
五、我國的經濟穩(wěn)定與增長(“宏觀調控”)的法律問題
第四節(jié) 中央與地方經濟關系的憲法思考
一、中央與地方經濟關系的變遷
二、中央與地方的預算與收入關系
三、中央與地方的經濟義務關系
第五章 經濟秩序的憲法解釋
第一節(jié) 經濟秩序概述
一、秩序的含義、類別與秩序的維持
二、經濟秩序的含義與分類
第二節(jié) 經濟秩序法的特點與法律屬性
一、市場經濟秩序的特點
二、市場經濟秩序法的法律屬性與分類
三、經濟轉型時期的市場經濟秩序法的特點
第三節(jié) 作為經濟秩序的反壟斷法
一、反壟斷法的地位
二、反壟斷法草案的歷程與神秘面紗
三、反壟斷法草案的熱點問題與憲法思考
第四節(jié) 特殊經濟行業(yè)秩序的法律規(guī)范
一、自然壟斷行業(yè)競爭秩序的法律規(guī)范
二、城市規(guī)劃與建設秩序的法律規(guī)范
三、公用企業(yè)秩序與價格管制的利益權衡
附件一 德國經濟穩(wěn)定與增長促進法
附件二 德國空間規(guī)劃法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