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左翼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辭
一、總論
“五四”新體白活的起源、特征及其評價
通過魯迅的眼睛回顧20世紀的“革命文學”和“社會主義”
構建無產階級文學的兩種想像與實踐
韓國的中國左翼文學研究的反思和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史的幾點思考
被遮蔽的30年代文學思潮——編著國家級教材《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1917——2000》的一點思考
中國左翼文學的產生是一種國際現(xiàn)象
論中國左翼政治的“左”傾思想對中國左翼文藝思潮的影響
階級斗爭理論:左翼與延安的基石
左翼文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一次意味深長的轉向
何謂“左翼”?“左翼”何為?——中國左翼文學的文脈疏釋及現(xiàn)實可能
我們?yōu)槭裁囱芯孔笠砦膶W——兼及左翼文學與延安文學、十七年文學的關系問題
左翼文學思潮的內在差異性及其張力
從“第三種人”略談左翼文學的復雜性——由一篇文章所想到的
二、魯迅與左翼
魯迅文學與左翼文學異同論
“新現(xiàn)代”語境中文化創(chuàng)造主體之性格論——以魯迅的女媧、羿、宴之敖者為中心
由左翼文學而引起的思考
罪、責、介入與非政治的政治性——論魯迅“向左轉”的內在奧秘
存在主義視野下的“左翼魯迅”——走向現(xiàn)代生命的自我救贖
不自由的“自由談”——論魯迅為《申報·自由談》撰文
魯迅及20世紀中外文壇對精神分析學的文化選擇
略論魯迅的兒童觀
三、左翼文藝思潮與作家作品研究
從左翼文藝到工農兵文藝——對進入解放區(qū)左翼文藝家的歷史考察——對進入解放區(qū)左翼文藝家的歷史考察
丁玲與左翼文學
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發(fā)展中的左翼理論資源
左翼文學的當作讀法
背離·遺忘·失衡——中國社會歷史的第三次大變動與左翼文學思潮研究的學術生長
《為奴隸的母親》:一篇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文本
左翼文學理論中的“時間”淵源
戀愛與革命——以20世紀中國文學為例
中國左翼文學批評中的“世界觀”論述
胡風文藝思想的特質之二——論胡風的現(xiàn)實主義理論的品格與命運
重新理解延安文學
上海:作為國家意義的體現(xiàn)——茅盾文學中的上海想像
論左翼文藝運動的斗爭性文藝批評模式
革命文學敘述中被遮蔽的一頁——1927年武漢政權下的“革命文化”、“無產階級文化”言論
“俄蘇體驗”與中國左翼文學的發(fā)生
潛在的革命話語與女性書寫——解讀丁玲的未完成長篇《母親》
“方巾氣的批評,也只善摧殘”——對左翼文藝工作者批判林語堂文藝觀的再認識
馮雪峰的“兩個口號”論爭
從《柔石傳》到《柔石二十章》——淺談楊東標和他的柔石研究
最后的馬克思——試論陳映真的民族認同之路
四、左翼期刊、社團與史料研究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