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隨著歐風美雨的巨在沖擊,社會危機日益加深,加上在中西文化碰撞下所發(fā)引發(fā)的多次“廟產興學”風暴,使佛教界懷著憂國憂教的先進人士,抱著自利利他、出世入世不二的精神,逐漸開展佛教界的自我革新運動,使佛教各宗得以中興。其中,諦閑大師開創(chuàng)的寧波觀宗講寺,成了中興天臺宗的根本道場。本志年限,除《沿革》遠溯宋代,個別人物傳及其照片,涉及清代和當代外,皆起自1912年(民國元年)觀宗講寺籌備創(chuàng)立時起,訖1949年止。本志輯錄大量原始資料以為佐證,俾成信史。由于索引資料記載之月日,陰歷與陽歷難以分清,除《大事記》按規(guī)定采用公元紀年(后附民國紀年)外,其他基本上按原記載不變。本志稱開創(chuàng)始祖諦閑法師為“大師”,其他一概稱“法師”。入傳者之身份,以當時所持為據,如芝峰,在當時為僧人,后還俗,仍稱“法師”;張汝釗,后落發(fā),名本空,仍稱“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