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緒論(1)
11計算機翻譯研究的背景與現狀(1)
12本書的內容組織(9)
13研究中采取的邏輯推理方法(10)
14“機器翻譯”、“計算機翻譯”與“電子翻譯”(11)
第二章計算機翻譯基本原理(14)
21計算機翻譯的實現過程(15)
22計算機翻譯方法(系統(tǒng)的設計與策略)(19)
221理性主義的方法(19)
222經驗主義的方法(22)
223多引擎的方法(25)
第三章計算機翻譯研發(fā)簡史(28)
31國外計算機翻譯研發(fā)簡史(28)
32國內計算機翻譯研發(fā)簡史(40)
321計算機翻譯的初創(chuàng)期(1956—1966)(40)
322計算機翻譯停滯期(1966—1975)(49)
323計算機翻譯發(fā)展期 (1975至今)(50)
第四章計算機翻譯理論史(62)
41國外計算機翻譯理論史(62)
411計算機翻譯理論的萌芽期(古希臘—1933)(62)
412計算機翻譯理論初創(chuàng)期 (1933—1957)(64)
413計算機翻譯理論的發(fā)展期 (1957—1970)(70)
414計算機翻譯理論的繁榮期 (1970至今)(75)
42國內計算機翻譯理論史(85)
421漢語語法理論研究簡史(86)
422面向計算機翻譯的理論研究(88)
第五章計算機翻譯系統(tǒng)的評價(95)
51翻譯評價的復雜性(95)
52譯文質量評價標準的設立(97)
53計算機翻譯系統(tǒng)的評價(98)
531計算機翻譯評價的起源與目前的狀況(99)
532計算機翻譯類型與評價標準(101)
533計算機翻譯系統(tǒng)評價的內容(106)
534計算機翻譯系統(tǒng)評價的主要方法(108)
54計算機翻譯譯文質量評價個案分析(111)
541評價背景(111)
542評價標準(112)
543測試語料(113)
544評價報告(113)
545改進建議(115)
55建立新的定量計算機翻譯系統(tǒng)評價體系(117)
551新體系中的基本概念(117)
552新體系的數學模型 (119)
553新體系未來的設想(125)
第六章計算機翻譯的適用范圍與級別(128)
61詩歌翻譯(131)
62散文翻譯(140)
63小說翻譯(143)
64戲劇翻譯(148)
65受控語言翻譯(155)
651受控語言及其特點(155)
652受控語言的具體應用及其評價(157)
第七章計算機翻譯的未來(163)
71計算機翻譯難點分析(163)
72計算機翻譯未來的研發(fā)方向(170)
73提高計算機翻譯譯文質量的具體措施 (178)
74計算機翻譯發(fā)展預測(181)
75計算機翻譯與人工翻譯的關系(182)
76計算機翻譯未來的影響(183)
附錄漢英術語對照表(189)
參考文獻(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