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集了美國最著名的漢學家之一倪德衛(wèi)先生數十年來研究中國哲學的主要論文,集中體現了作者在道德哲學研究、孟學研究及明清哲學研究等方面的豐碩成果。德是中國道德哲學的核心概念,作者在研究這個概念的最原始意義上所下的功夫之深,令人們肅然起敬。他從目前看到的最古老漢字(甲骨文)入手來探討這種意義。他發(fā)現德是神靈能夠看到并且喜歡的國王身上的一種品質或心靈能量;德最早包涵慷慨、自我犧牲、責任、謙卑和禮貌等意義。儒家都一致關注道德修養(yǎng),而大部分西方哲學家并不如此,這體現了中西哲學家的一大不同。作者在孟子研究方面以精深和細致見長。本書中的許多文章都顯示了他在釋孟方面的功力,特別是對不同版本《孟子》的譯本比較與評論,讓人們開闊了眼界。他批評了孟子的唯意志論,而贊許他的自然主義。孟子與告子的論爭,人所共知,但似乎還很難見到像作者那樣在書中對這個論爭的內容和實質做如此詳細的討論。本書對儒家 的研究是從清儒開始的,作者把章學誠與兩千多年前的荀子聯(lián)系起來,以章作為荀的理性主義的后繼者在明清哲學的研究中,作者對王陽明下了大量的功夫,認為在王寫的和講他的哲學過程中,他同時也在實踐和教導一種宗教。但是,這種宗教不是一種獻身和拯救的有神論,而是一種自我轉化論。他的這種分析值得我們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