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平凡的家庭 穆勒于1806年5月20日出生于倫敦郊區(qū),是家中的長子。他的父親詹姆 斯·穆勒(JamesMill,1773~1836)是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在經濟學史上 占據(jù)顯著地位,也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和哲學家。通常稱其父為“老穆勒”, 其子為“小穆勒”。 詹姆斯·穆勒是蘇格蘭人(當時蘇格蘭人地位微賤),在童年就因聰敏好 學得到蘇格蘭財務署理事官約翰·斯圖爾特爵士的器重,隨后被送入愛丁堡 大學讀書,費用由約翰·斯圖爾特的夫人簡和另外幾位夫人創(chuàng)辦的為蘇格蘭 教會培養(yǎng)青年的基金會供給。他念完大學普通課程,得到傳教士證書,但是 從未擔任過教會職務,并以能不信這個教會或別的任何教會的教義而自慰。 在后來的幾年里,他在蘇格蘭當過幾個家庭的私人教師。不久,他終止執(zhí)教 生活,遷居倫敦,以寫稿度日,除稿費外沒有別的收入,直到1819年在東印 度公司得到一個職位。穆勒在《自傳》中說他父親在這段時期里有兩件令人 吃驚的事情:一件是除了在雜志上寫些文章有些不穩(wěn)定的稿酬外,別無其他 收入,在這種情況下結了婚,還養(yǎng)了一大家人;另一件是在如此沉重的負擔 下,他還是計劃、準備和完成了《英屬印度史》(HistoryofBritish India)的寫作,這項工作本來預計在3年內完成,但實際上花了11年的時間 。他在整個寫作時期,幾乎每天要抽出相當時間來教育他的孩子,對其長子 小穆勒所花的勞力、心力和耐心之多尤甚,更為其他教育兒女者所罕有,這 是一段艱苦的歲月。 詹姆斯·穆勒對印度史的研究,對小穆勒的童年和以后的生涯產生了決 定性的影響。在穆勒11歲時,他幫助父親校讀了《英屬印度史》。在該書出 版后不久的1818年,憑著所具有的專業(yè)學識,詹姆斯·穆勒被任命為東印度 公司的助理檢查官,這項任命使他的家庭經濟狀況獲得了根本的改善。他在 鄉(xiāng)下買了一座住宅可以在這里從容地研究那些令他感興趣的哲學和政治問題 ,也可以為他的長子選定一份自由的職業(yè)。他一度考慮讓約翰·穆勒從事法 律工作,但在1823年,由于公司有另外一個助理檢查官的空缺,詹姆斯·穆 勒便為自己的兒子謀得了這個職位。這樣,直到約翰·穆勒在1858年辭職之 前,他一直在為英屬印度政府工作。小穆勒在少年時期的后幾年中,參與了 他父親的全部寫作活動。當小穆勒在1823年獲得東印度公司的職位時,人們 把他看成是詹姆斯·穆勒的一個復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