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后,日本快速實現趕超,成長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被美國人稱為“奇跡”。當主要發(fā)達國家仍掙扎在石油危機后的簫條中時,日本經濟卻率先擺脫石油危機,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的“一枝獨秀”。當世界矚目日本“奇跡”時,日本卻釀造了一場嚴重的泡沫經濟。原本靠實為起家的日本,為什么會出現泡沫經濟?其深層次的原因是什么?泡沫經濟破裂后,為恢復經濟增長,日本政策當局實施的剌激力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為什么沒有收到與過去相似的效果?同樣是日本,同樣的經濟體制,同樣的國民和政府,經濟表現為何如此不同?上述問題都與后發(fā)展效應消退有關。隨著后發(fā)展效應的消退,以往的發(fā)展觀念、經濟體制、政策體系等,不再能力支撐下一階段的經濟增長。如何把握經濟增長階段的變化,追趕時代結束有哪些客觀標志?隨著追趕時代的結束,經濟會出現哪些問題?本書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分析了后發(fā)展劣勢與泡末經濟的關系,通貨緊縮的成因與治理,追趕時代日本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及其局限性。告別追趕時代的日本,正在進行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改革。書中研究了日本在改革財政、金融、稅制、公司治理制度、政府組織以及經濟體制等方面的最新進展,并分析了日本產業(yè)發(fā)展的新戰(zhàn)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