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農業(yè)科學農作物花生優(yōu)質高產新技術

花生優(yōu)質高產新技術

花生優(yōu)質高產新技術

定 價:¥8.00

作 者: 科學技術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fā)中心 編
出版社: 農業(yè)科技
叢編項: 新農村建設實用技術叢書
標 簽: 農作物/農藝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2330221 出版時間: 2006-08-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32 頁數: 89 字數:  

內容簡介

  該套叢書通俗易懂、圖文并茂、深入淺出,凝結了一批權威專家、科技骨干和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心血和智慧,體現了科技界傾注“三農”,依靠科技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偏心和決心,必將為新農村建設做出新的貢獻。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缎罗r村建設系列科技叢書》的出版發(fā)行是順應歷史潮流,惠澤廣大農民,落實新農村建設部署的重要措施之一。今后我們將進一步研究探索科技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途徑和措施,為廣大科技人員投身于新農村建設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和平臺。“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天下興行在民趨于正。”讓我們肩負起歷史的使命,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以科技創(chuàng)新和機制創(chuàng)新為動力,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支撐和不竭的動力。

作者簡介

  廖伯壽,男,1963年生,四川人,植物遺傳育種專業(yè)碩士學位。1986年8月起至今在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從事花生遺傳改良研究。1993年破格晉升副研究員,1999年晉升研究員并被評選為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已承擔國家科技攻關專題、國家及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等多項研究任務并擔任主持人,參與和主持育成花生新品種7個,在國內外發(fā)表論著40余篇,獲花生遺傳改良及相應領域的省部級和國家級科技進步獎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2項。1988年和1997年兩次到國際半干旱研究所開展花生抗病性和抗旱性方面的合作研究,1995-96年受原國家教委公費留學資助,在美國特拉華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進修生物技術,先后應邀出席國際學術會議12次,其中參與組織國際會議4次?,F任國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副主任,并兼任國際花生青枯病工作網首席專家、國際花生研究與發(fā)展協(xié)會理事,是湖北省政協(xié)委員和武漢市武昌區(qū)人大代表。1998年以來被有關部門授予“全國科技界抗洪救災先進個人”、“農業(yè)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第四屆十佳青年”等榮譽稱號。

圖書目錄

一 概述
(一)我國花生的生產與利用簡況
(二)我花生在農業(yè)和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三)花生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四)花生高效生產技術發(fā)展概況
(五)花生的生產效益與發(fā)展前景
二 花生的品種類型與生物化特性
(一)花生的品種類型
(二)花生的主要特征特性
(三)花生的生育發(fā)育過程
三 花生高產栽培的生物學基礎
(一)花生產量的構成因素
(二)花生高產的環(huán)境條件
(三)花生豐產群體指標
四 花生優(yōu)良品種介紹
(一)高產花生品種
(二)高蛋白花生品種
(三)高油分花生品種
(四)抗病抗逆花生品種
(五)優(yōu)質出口型及特殊用途花生品種
五 花生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
(一)花生高產栽培的基本措施
(二)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三)水田地膜花生與晚稻配套栽培技術
(四)麥套花生栽培技術
六 花生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一)葉斑病
(二)網斑病
(三)銹病
(四)病毒病
(五)青枯病
(六)莖腐病
(七)線蟲病
(八)蚜蟲
(九)蠐螬
(十)地老虎
(十一)黃曲霉毒素污染控制
七 花生的收獲與貯藏
(一)花生成熟期與收獲期的確定
(二)花生的收獲技術
(三)花生的干燥
(四)花生的貯藏
(五)貯藏管理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