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面篇·第一
勤能補拙
房母勸孝
口蜜服劍
曾子殺豬
孟子論政
負荊請罪
以和為貴
忘恩負義
宋濂冒雪訪師
富而無驕
楊修之死
為政篇·第二
村民營救泰穆公
七擒孟獲
韓伯愈盡孝
陳平過河
小人勾結
按因素驥
著文戒虎
三人成虎
實事求是
楚莊王納賢
徒木立信
班超投筆從戎
八佾篇·第三
不懂就問
塞翁矢馬
里仁篇·第四
割席分坐
高價買鄰
孫性認錯
莊子拒做官
六公無私
背信棄義
范蠡隱居
重于泰山,輕于鴻毛
辭官歸養(yǎng)
杜甫書信勸吳郎
王勃才驚四座
姜太公釣魚
公冶長篇·第五
子賤故權
孔子和宰予
洪承疇難過美人關
不恥下問
子產相國
墨子使楚
不食周桑
雍也篇·第六
顏回安貧樂道
賣國賊泰檜
樂在其中
徐世隆投徒
推己及人
述而篇·第七
米芾專心練“撩”
洛陽紙貴
孔子拜師
君子坦蕩
宰相肚里能撐船
泰伯篇·第八
泰伯三讓天下
白帝域授命
鑒真東渡
張忠獨善其身
楊頤巧喻治國之遵
堯帝讓位
大禹治水
子罕篇·第九
固執(zhí)己見的苻堅
待價而沽
后生可畏
陸游臨終留詩
系身成仁
榮啟期之樂
鄉(xiāng)黨篇·第十
握發(fā)吐哺
生死之交
先進篇·第十一
子路之死
升堂入室
顏淵篇·第十二
太尉選婿
楊維盛冒死劾嚴謄
桃因三結義
漢文帝弒冀
成人之美
以友輔仁
子路篇·第十三
曹操割發(fā)
楚莊王教子
康熙帝平定三藩
拔苗助長
晏子論和諧
視權貴如腐鼠
顏真卿剛強不屈
枕戈待旦
憲問篇·第十四
陶侃搬磚
周倉打螞蟻
管仲止齊桓公封禪
子產改革
人死留名
管仲預見
魏征直言敢諫
智伯貪欲亡國
越俎代庖
馬謾矢街亭
一身是膽
分肉治天下
文天祥起兵
衛(wèi)靈公簋·第十五
尸諫
泰山不讓土壤
映雪苦讀
不以人廢言
小不忍則亂大謀
用而不疑
襄王拒諫
季氏篇·第十六
趙子龍不貪女色
陽貨篇·第十七
性相近習相遠
丙吉寬厚對車夫
微子篇·第十八
紂王拒諫
惠妻疑瀆
孔子周游列國
子張篇·第十九
戴震考據(jù)
不拘小節(jié)
車山再起
周處除三害
堯日篇·第二十
運籌帷幄
胸懷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