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我國心理學從無到有,迅速發(fā)展。尤其是在最近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心理學在研究與應用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心理學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的領域日益廣泛,心理學科研、教育和臨床應用T作以及組織機構建設等各方面成果甚豐,心理學從業(yè)人員隊伍不斷壯大;與此同時,我國心理學家與國際同行的交流、合作以及在國際心理學界的影響也在不斷擴大。 通過幾代中國心理學T作者的努力,1999年國家科技部開始組織制定《全國基礎研究"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規(guī)劃》,并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牽頭具體實施。根據學科地位、國際發(fā)展趨勢和前沿性、在我國的現(xiàn)狀、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和相關政策措施等六個方面的綜合狀況,將心理學確定為18個優(yōu)先發(fā)展的基礎學科之一。2000年,心理學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國家一級學科。這表明心理學已被正式列入我國主要學科建設系列,從而在點和面上都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各科研機構、大專院校中心理學專業(y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養(yǎng)工作,進而則有助于提高心理科學在我國的教育和研究水平,并將推動心理學在社會各界的迅速普及。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開放,經濟實力的增強,人們對精神需要,特別是自身心理健康更加關注。這為我國心理學科的發(fā)展提供了最佳時機。社會各界都對心理及其相關問題給予高度關注。例如,在舉世矚目的中國"神州五號"和"神州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實驗過程中,三位中國航天員超一流的心理素質也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中心話題。另外在像奧運會這樣的重大國際體育比賽過程中,人們也深深感到心理因素對運動員能否取得佳績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此種種現(xiàn)象,都表明社會需要心理學,同時心理學也需要為中國社會發(fā)展和經濟的騰飛作出更大貢獻。 當然,心理學能否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取決于從事心理學事業(yè)的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從業(yè)人員的數(shù)量。就當前而言,后者可能是我國心理學現(xiàn)階段發(fā)展過程中更為迫切的問題之一。如何吸引更多的人來學習心理學和從事心理學工作,是每位從事心理學教育、教學工作者的義務。一個人能否最終從事心理學工作,影響因素有很多,而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心理學給他(她)留下的最初印象如何。從這個意義上講,心理學入門教材質量的高低或好壞發(fā)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縱觀目前國內出版的眾多心理學人門教材,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重科學性和嚴謹性,忽視趣味性。第二類,重趣味性,忽視科學性和嚴謹性。第三類,既重科學性和嚴謹性,又重趣味性。從目前已出版的心理學入門教材來看,第一類的數(shù)量最多,第二類的數(shù)量居中,第三類的數(shù)量最少。在具體實踐過程中,許多沒有接觸過心理學的人,往往都對心理學懷有很大的興趣,但是由于入門教材的趣味性不足,以至于真正接觸到心理學后,又被其枯燥的名詞概念和原理所嚇倒。這對于心理學整個事業(yè)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