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jīng)濟管理經(jīng)濟世界經(jīng)濟新農漁村建設

新農漁村建設

新農漁村建設

定 價:¥29.00

作 者: (韓)金振兟 著;李麗秋 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第三條道路
標 簽: 亞洲經(jīng)濟

ISBN: 9787802303102 出版時間: 2006-10-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20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新農漁村建設》一書不但介紹了韓國新漁農村建設運動的醞釀背景,進行了韓國農漁村和農業(yè)政策的今昔對比,突出闡述了新漁農村建設的基本精神、哲學源流、理念、目標和實踐手段,而且書中還列舉了具體的實施內容和建設運動的主要成果,并從細節(jié)著手,詳細介紹了新漁農村建設運動的完善和發(fā)展方案,從制度方面、實施細則方面都做了具體的陳述,作者甚至也提到了韓國“中央政府進行角色分工”的具體意見。韓國江原道的“新農村建設”是以實事求是、自力更生和自律競爭為基本理念的實踐哲學,是韓國江原道農漁民為了在這個開放的世界和無限競爭的市場上生存下來,自己尋找“新的出路”的美好挑戰(zhàn)。當然“新農村建設”的根基是韓民族踏過的文化土壤和對農業(yè)生產(chǎn)的傳統(tǒng)價值,但它的質則是實際而非理論,是自律而非他律。就此而言,“新農村建設”也會為中國的農民提供一些啟示,這也是本書作者所希望和篤信的。

作者簡介

 ?。n)金振兟,江原道知事,江原大學名譽政治學博士、東國大學和漢陽大學兼職教授、加拿大亞伯達大學生名譽教授、中國吉林大學顧問教授。

圖書目錄

前言
序曲 超越時代變革的挑戰(zhàn)
“農者天下之大本”是否已過時?
尋找我們“悠久的未來”
本立而道生
第一章 新農漁村建設運動的醞釀背景
一 韓國農漁村的今昔
絕對貧困與《PL480》時節(jié)
向全力提高大米產(chǎn)量邁進的農政
從烏拉圭回合開始的開放浪潮
農漁村結構調整項目——“新農政”出臺
變化著的農漁村的空間潛能
二 韓國農漁村運動回顧
智德勞體4-H運動
“勤勉、自助、合作”的新農村運動
伽南農民學校,“不愛干活就別吃飯!”
互助運動
三 以現(xiàn)場的親身體驗為基礎
日益懸殊的城鄉(xiāng)差距
日積月累的泡沫
依賴性思考與自信的喪失
人力不足
1990年代農政方式的終結
地方農政的問題與局限性
第二章 新農漁村建設運動的基本精神
一 新農漁村建設運動的哲學源流
大前提——克服消極的思想意識
江原道的問題有江原道的解決辦法——靠山吃山,靠田吃田
從以事業(yè)為中心轉換到以人為本
向具有創(chuàng)造性知識基礎的農漁村轉型
從下面開始,從內部開始
徹底的特色化、差別化
二 新農漁村建設運動的理念與目標
新農漁村建設運動的理念
新農漁村建設運動的目標
三 新農漁村建設運動的實踐手段
“先自律實踐,后評價支援”原則的體制化
遵用社區(qū)發(fā)展原理
內生式發(fā)展論的引入
不可缺少的自治法規(guī)化
第三章 新農漁村建設運動的實施內容與成果
一 新農漁村建設運動的出臺
從制定政策到宣布實施
心之起為意——日久彌新
二 新農漁村建設運動的實施內容
整體概要
新農村建設運動事例
三 新農漁村建設運動的主要成果
恢復自信和激發(fā)成就動機
提高居民自治力的教育效果
從根本上擴充農漁村的基礎設施
培養(yǎng)農漁村領導干部的直接契機
農漁村人際和地域網(wǎng)絡的擴大
“江原道品牌價值”的全國化
第四章 新農漁村建設運動的完善和發(fā)展方案
一 制度方面
應定位為地區(qū)革新體制(RIS)
向實踐“村莊綜合發(fā)展計劃”的體制延伸
對優(yōu)秀村的雙重優(yōu)惠問題
關于同中央政府進行角色分工的意見
不易確保領導層
關于信息化
二 內容方面
對“新農漁村建設運動”的理解和認識不足
優(yōu)秀村參選方式的政策局限性
提高獎金效率的問題
特色化和差別化表現(xiàn)不足
宣傳及后續(xù)管理對策
跋 農漁村依然是我們的故鄉(xiāng)
希望的理由——農者活著
日久彌新——韓國江原道知事金振兟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