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副標題:教育與社會問題對話,折射出問題取向的拓展和深化。而對話的風格,則一如往昔:保持各自的率性誠真,因而更能相映成趣。“ 君子和而不同”是中國的古訓,誠如雅斯貝斯所說,人類的統(tǒng)一既不能從科學的普通概念、也不能從一種普遍的宗教、更不能從一種基于理性和常識的傳統(tǒng)語言中來實現,“統(tǒng)一僅能從歷史性的深處獲得,不是靠一種普遍可認知的內容,而是靠屬于不同歷史、在不斷交換意見中的無窮的對話,并將高尚的爭衡提升到頂點?!北緯嫒萃ㄋ着c學術、并包內斂與張揚,使讀者與 “文本”的交流中,親歷對話現場,感受對話氛圍,參與對話進程,拓展對話空問。50個問題的展開,時而疾風暴雨,時而和風細雨;或奇峰壁立,或小溪潺潺;野花與雜草并陳,眼淚與笑聲齊灑。嬉笑怒罵,是否成了文章? 心中惴惴,未為安寧。好在三人談的長處,是“以偏糾偏”,在“正一反一合”的理性邏輯中,對峙所產生的張力,或許更能激發(fā)、增強觀眾的閱讀興味和思考深度。而從“衡山”到“東海”的命名“路徑”,是虔望“仁”、 “智”境界的提升,追求“山”、“水”意味的融通以及渴慕“恒定博大” 的象征。 《衡山夜話》的姊妹篇。兼容通俗與學術、并包內斂與張揚,使讀者親歷對話現場,感受對話氛圍,參與對話進程,拓展對話空間。從“衡山”到“東?!钡拿奥窂健保球叭省?、“智”境界的提升,追求“山”、“水”意味的融通以及渴慕“恒定博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