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世界經濟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理論.發(fā)展與比較

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理論.發(fā)展與比較

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理論.發(fā)展與比較

定 價:¥28.00

作 者: 劉光耀
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國際經濟學

ISBN: 9787503534782 出版時間: 2006-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36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作為我國外交人員,我曾長期在我國駐德國大使館和駐慕尼黑總領館工作,對德國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德意志民族的特性和思維方式以及雙邊關系等領域進行過潛心研究,參加過多次雙邊會談、會見、研討會、多次參觀德國有代表性的大中小企業(yè)和農舍,并與德國各界人士進行過廣泛的接觸和交談,積累了翔實的資料。在長期的觀察和研究工作中,我對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產生了濃厚興趣并感到,德國社會市場經濟是一種比較成功的經濟和社會制度。盡管目前德國社會市場經濟存在不少問題,甚至是很嚴重的問題,但不能因此以偏概全,輕率地否定這種制度。應當說,社會市場經濟存在的問題雖然積重難返,但是可以逐步解決的。我相信,聰明智慧的德意志民族最終會在保留社會市場經濟精髓和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結合德國國情和歷史文化傳統(tǒng),找到一個穩(wěn)妥的解決辦法。當然,這是一個漫長、曲折、反復、痛苦和不無風險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的。德國人民必須為社會市場經濟的深度改革付出必要的代價,但社會市場經濟的成功改革,又會使德國人民的物質和精神文明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本書介紹的是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理論、發(fā)展與比較。鑒于德國社會市場經濟是一種經濟和社會制度,所以本書重點介紹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思想理論來源、形成、發(fā)展、構成要素、特點,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深入分析社會市場經濟之父艾哈德的理論體系,總結可供我國借鑒之處,不過多地列舉數(shù)據和繪制詳細表格。

作者簡介

  劉光耀,1940年生,河北省行唐縣人。1965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德語專業(yè)。先生在我國駐奧地利使館、駐德國使館和駐慕尼黑總領館工作長達18年之久,深入地研究了德國和奧地利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中德、中奧雙邊關系及歐洲聯(lián)盟的形成和發(fā)展。論文和文章有《西德1948年的貨幣和經濟改革》、《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的幾個特點》、《游美泉宮話舊》、《闖進美泉宮的年輕剌客》和《交響樂之父——海頓》。主譯了《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王傳》。在任駐慕尼黑總領事期間,多次為我國赴德考察代表團作題為《漫談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報告,被評為“最佳報告人”,所做報告被評為“最佳報告”,并榮獲有關部門為此頒發(fā)的證書。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神奇的德國
一 真幻交融的民族和國家
二 奇特的自然地理
三 變化多端的歷史沿革
四 德意志民族精神及其特性
五 德國歷史上的崛起
六 目前德國經濟狀況
第二章 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產生的歷史背景和基本條件
一 歷史背景
二 社會市場經濟出現(xiàn)的前提條件
三 思想輿論準備和各黨派對戰(zhàn)后應實行何種經濟體制的爭論
第三章 社會市場經濟的理論和政策
一 社會市場經濟的概念
二 社會市場經濟中“社會”二字的含義
三 社會市場經濟的目標
四 社會市場經濟的構成要素
第四章 社會市場經濟的思想風格和理論來源
一 基督教教義
二 重農學派、古典自由主義和凱恩斯主義
三 歷史學派
四 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
第五章 社會市場經濟理論構建巨匠
——路德維希·艾哈德
一 家庭、讀書和研究工作
二 艾哈德理論體系的形成和要素
三 艾哈德與阿登納、歐肯、米勒一阿瑪克、席勒和勒普克的關系
四 艾哈德的特性、地位和影響
第六章 社會市場經濟理論構建巨匠一弗賴堡學派
代表人物瓦爾特·歐肯
一 弗賴堡學派的形成和發(fā)展
二 弗賴堡學派的代表人物瓦爾特·歐肯
三 弗賴堡學派的特點
四 弗賴堡學派的歷史地位和現(xiàn)實意義
第七章 社會市場經濟理論構建巨匠
——阿爾弗雷德·米勒一阿瑪克
一 生平和家庭
二 關于社會市場經濟的理論
三 對社會市場經濟的貢獻及其歷史地位
第八章 社會市場經濟理論構建巨匠——威廉·勒普克
和亞力山大·呂斯托夫
一 勒普克生平及其理論
二 呂斯托夫生平及其理論
第九章 前民主德國的經濟轉軌和存在的問題
一 德國統(tǒng)一前民主德國的狀況
二 經濟體制轉軌的法律依據和必要措施
三 東德私有化機構、實施及其評價
四 經濟轉軌存在的問題和展望
第十章 社會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階段、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設想
一 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階段
二 存在的問題
三 解決問題的設想
第十一章 德國社會市場經濟與美國經濟模式之比較
一 兩種經濟模式的不同點
二 兩種經濟模式利弊比較
第十二章 德國社會市場經濟與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比較
一 相似點
二 不同點
三 德國社會市場經濟可供借鑒之處
第十三章 中德兩國人民思維方式之比較
一 自然之子與自然之主
二 群體本位與個人本位
三 重義輕利與重利顧義
四 陰陽變易觀與西方哲學中的矛盾觀
五 整體思維與分析思維
六 中庸和平與崇力尚爭
七 職業(yè)世界與私人生活世界
八 內向主靜與外向主動
主要中文著作和中文譯作參考書目
Ljteraturverzeicimis(主要德文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