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的話
致謝
第1章 引論
1.1本指南之目的
1.2系統(tǒng)概述
1.3背景
1.4收益
1.4.1改善熱舒適性
1.4.2 改善通風效率與室內空氣品質
1.4.3減少用能
1.4.4建筑物的壽命周期費用減少
1.4.5可降低新建筑層高
1.4.6改善生產率與人員健康
1.5技術要求
1.5.1新而不熟識的技術
1.5.2缺乏信息與設計指南
1.5.3基本理解上的分歧
1.5.3.1房間空氣分層
1.5.3.2地板送風靜壓箱
1.5.3.3整體建筑性能
1.5.4感到費用較高
1.5.5 改造工程應用的局限性
1.5.6可適用的標準與規(guī)范問題
1.5.7不舒適的腳部冷感與吹風感
1.5.8濺落物與臟物進入地板送風系統(tǒng)問題
1.5.9地板送風系統(tǒng)的凝露問題與除濕
1.6應用
1.7本指南的組織
第2章 房間空氣分布
2.1頭部以上常規(guī)混合系統(tǒng)
2.2置換通風和調節(jié)系統(tǒng)
2.3地板送風系統(tǒng)
2.3.1地板送風室內空氣分布模型
2.3.1.1 低(混合)區(qū)
2.3.1.2 中(分層)區(qū)
2.3.1.3高(混合)區(qū)
2.3.2地板附近溫度
2.3.3分層高度
2.3.4分層控制
第3章 熱舒適性和室內空氣品質
3.1熱舒適標準
3.2個人控制
3.3熱力分層
3.4通風性能
3.5生產效率
第4章 地板送風靜壓箱
4.1簡介
4.1.1有壓靜壓箱
4.1.2零壓靜壓箱
4.2有壓靜壓箱中的氣流性能
4.2.1靜壓箱尺寸限制
4.2.2靜壓箱入口
4.2.3靜壓箱內的水平風道
4.2.4靜壓箱內障礙物
4.3空氣滲漏
4.3.1因施工質量引起滲漏
4.3.2地板塊之間滲漏
4.4熱力性能
4.4.1熱力衰減
4.4.2風道和空氣通道
第5章 地板送風設備
5.1送風裝置與出風口
5.1.1地板送風與崗位/個人環(huán)境調節(jié)散流器的型式
5.1.2被動式旋流地板散流器
5.1.3被動式變風量地板散流器
5.1.4條縫型地板格柵風口
5.1.5主動式崗位/個人環(huán)境調節(jié)散流器
5.2風機型地板送風末端裝置
5.3架空地板體系
第6章 控制、運行與維護
6.1靜壓箱的控制策略
6.1.1送風溫度(SAT)
6.1.2恒定壓力
6.1.3變風量(vAV)
6.1.4分層控制
6.1.5 濕度控制
6.2零壓靜壓箱的控制策略
6.3出風口個人控制
6.4運行與維護
6.4.1地板靜壓箱的清潔
6.4.2重新配置大樓服務系統(tǒng)
6.4.3聲學性能
第7章 能耗
7.1空氣分布能耗
7.2空氣側經濟器
7.2.1延長100%免費供冷時段
7.2.2延長經濟器免費供冷綜合運行時間
7.2.3氣候因素
7.3供冷系統(tǒng)效率
7.4人員熱舒適性
7.5預冷策略
第8章 設計、施工和調試
8.1設計階段
8.2施工
8.3改造工程
8.4房間規(guī)劃
8.5調試
第9章 外區(qū)系統(tǒng)與特殊系統(tǒng)
9.1外區(qū)系統(tǒng)定義
9.2外區(qū)系統(tǒng)選擇
9.2.1 二管或四管制定速風機盤管
9.2.2水環(huán)熱泵
9.2.3 帶再熱的變風量裝置或風機動力型變風量裝置
9.2.4 變風量散流器供冷,風機盤管僅供熱
9.2.5風機動力型送風口
9.2.6對流式或護墻板式散熱器供熱結合集中地板
送風系統(tǒng)供冷
9.2.7變速風機盤管
9.2.8變風量(vAv)轉換空調器
9.3會議室或其他特殊系統(tǒng)
9.4外區(qū)和特殊系統(tǒng)設計中需考慮的問題
第10章 費用考慮
10.1標準的初投資組分
10.1.1架空地板體系
10.1.2樓板改造和準備
10.1.3靜壓箱的清潔與密封
10.1.4火災探測與噴淋系統(tǒng)
10.2依賴設計的初投資組分
10.2.1地板送風系統(tǒng)設計
10.2.1.1散流器型式
10.2.1.2系統(tǒng)類別
10.2.1.3地板靜壓箱風道與分隔
10.2.1.4控制
10.2.2電纜管理系統(tǒng)
1 0.2.3層高
1 0.2.4 吊頂終飾與聲學處理
10.3壽命周期中的費用組分
1 0.3.1 變動(重新配置)
10.3.2運行與維護
10.3.3節(jié)約稅收
10.3.4財產價值與租金的增長
10.3.5生產力和健康
第11章 標準、規(guī)范與評價
11.1 ANSI/ASH.RAE標準55—1992:
人員活動區(qū)的熱環(huán)境條件[ASIIRAE 1992]
11.2 ANSI/ASHRAE標準62—2001:
可接受的室內空氣品質之通風[ASHRAE 2001b]
11.3 ANSI/ASHlRAE/IESNA標準90.1—2001:
除低層住宅建筑外的建筑物用能標準[ASHRAE 2001C]
11.4 ANSgASHRAE標準113—1990:
房間散流器測試方法[AS}IRAE 1990]
11.5 ASHRAE標準129—1997:
換氣效率測定[AShRAE 1997]
11.6TTTLE.24:
CEC非住宅標準第二版[力口利福尼亞能量委員會2001]
11.7 NFPA90A:
空調與通風系統(tǒng)安裝標準(NFPA 1999)
11.8統(tǒng)一的建筑標準與其他適用標準
11.9 LEED(能量與環(huán)境設計前導)評價體系
第12章設計方法
12.1地板送風系統(tǒng)與頭部以上常規(guī)系統(tǒng)的設計差別
12.2建筑物結構考慮
12.2.1建筑設計
12.2.2新建項目
12.2.3改造工程應用
12.3確定室內冷負荷和熱負荷
12.3.1 房間冷負荷計算
12.3.1.1地板送風系統(tǒng)和頭部以上系統(tǒng)
冷負荷計算的混合假設
12.3.1.2地板送風系統(tǒng)的分層現(xiàn)象
如何影響負荷
12.3.1.3確定人員活動區(qū)與非人員活動區(qū)
負荷
12.3.1.4地板送風兩區(qū)域負荷計算簡化模型
12.3.1.5負荷計算軟件
12.3.1.6外區(qū)熱旁通
12.3.2房間熱負荷計算
12.4通風量確定
12.5溫度控制和分區(qū)
12.5.1 內區(qū)
12.5.2外區(qū)
12.5.3其他特殊區(qū)域
12.6空氣分布系統(tǒng)配置
12.6.1靜壓箱配置
12.6.1.1 有壓靜壓箱
12.6.1.2零壓靜壓箱
12.6.2風道要求
12.7確定區(qū)域送風溫度和送風量要求
12.8送風口選擇與布置
12.9確定回風配置
12.10選擇和確定一次風的暖通空調設備
12.11蓄熱機會
第13章地板送風工程實例
第14章未來方向
14.1研究
14.1.1房間空氣分層
l4.1.2地板送風靜壓箱
14.1.3整個建筑物能量模擬模型
14.1.4 熱舒適性
14.1.5通風性能
14.1.6現(xiàn)場研究
14.1.7生產率研究
14.1.8費用研究
14.2設計工具
14.3標準和規(guī)范
14.4建筑業(yè)的發(fā)展
14.5技術傳遞
術語
參考資料與附摘要文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