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藝文編目》(以下簡稱《編目》),為清末民初人恩華所纂輯。恩華,蒙古旗人,氏巴嚕特,字詠春,又字韻村。從該《編目》的《跋》中可知,恩華本人于丙子年(1936年)八月“七帙初度”,據(jù)以估算,他的出生時間,當在1867年前后。其卒年待考。恩華一生,始終熱衷于搜集與珍藏八旗人士的著作。寶熙在為《八旗藝文編目》所撰寫的《序》中描述道:“(恩華)凡見一書,必多方購致。積年以來,幾近千種。然每艱于物力,往往致憾。又擬于未刊稿本刊刻流傳,尤為力所不任。爰于壬癸之間,避地遼東,課讀之余,發(fā)憤撮拾八旗人著述目錄。無論已收、未收,概皆入編,并為考其略歷,列于目后?!边@就使我們了解了《八旗藝文編目》成書的緣起與過程,也知道了該書是在1932至1933年間(壬癸之間)開始著手編纂的。恩華在《跋》中更進一步證實:此編目“草于癸酉,削稿于乙亥,丙子錄竟”,由是更可以得知,《八旗藝文編目》一書,成稿于1935年,而于1936年謄畢等待付梓?!栋似焖囄木幠俊?,雖然從搜集作品和作品題目,直到系統(tǒng)進行序列化編目,再到監(jiān)督刊刻排版成書(此書沒能得以在當時已行世的用現(xiàn)代方式出書的“印書局”出版,而只能由著作者設法以舊式的刊刻方式問世),幾乎均為恩華個人所為,并未得到社會性的支持和協(xié)助,故而印刷出來的數(shù)量也很少;但是,這部書,卻在后來的八旗歷史文化的研究領域,占據(jù)了相當重要的工具書位置?!栋似焖囄木幠俊罚草嬋肓擞星逡淮似鞚M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的總計1034位作者的1775部作品(或作品集)的題目。對每一位作者,都盡編纂者的可能,附加說明了其旗籍、姓氏、字、號、經歷與門第。《編目》采取了傳統(tǒng)的“經”、“史”、“子”、“集”分類方式。筆者在近年來涉獵清代滿族文化的過程中,較多關注的是滿族文學創(chuàng)作。從這一角度看,在我們歷來所借助于了解清代滿族作家文學創(chuàng)作全貌的古舊書目中,可以這樣說,無論是《熙朝雅頌集》(鐵保編纂)、《白山詩介》(鐵保編纂),還是《八旗文經》(盛昱、楊鐘羲編纂)、《白山詞介》(楊鐘羲編纂)、《雪橋詩話》(楊鐘羲撰著)、《晚晴簃詩匯》(徐世昌編纂)等等,它們所提及的八旗作者和作品,都遠不如《八旗藝文編目》多。推而言之,在文學以外的各個文化范疇中,人們實際上也難再找到較《八旗藝文編目》更為豐富和詳盡的八旗著作和著作者的名單。在滿學研究日益發(fā)展的今天,學者們想要了解清代八旗文化概況而不來查閱《八旗藝文編目》,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八旗藝文編目》之所以為筆者所注意,并要將其按今人的閱讀習慣整理、點校出來,其目的,就是盼望能在近期得以正式出版,并為學界同人更充分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