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文物考古文物(中國傳統(tǒng)文化雙語讀本)

文物(中國傳統(tǒng)文化雙語讀本)

文物(中國傳統(tǒng)文化雙語讀本)

定 價:¥9.00

作 者: 呂建昌、張玉茹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020048809 出版時間: 2006-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14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1.司母戊鼎自中國歷史進入文明時代起,青銅鼎就成為一種表示奴隸主貴族身份等級的標志和統(tǒng)治者權(quán)力地位的象征。青銅鼎大多是圓形的,有三個足和兩個耳,也有四足的方鼎。最初的青銅鼎仿自陶鼎,陶鼎是古人用來燒飯菜的,而青銅鼎則主要用于祭祀時盛放牛羊豬等物品,是奴隸主貴族專用的禮器。商朝末年,商王整天吃喝玩樂,不管國家大事。有一天他突然想到要紀念自己的母親,于是命令奴隸們制造一個有四只腳的長方形大鼎,在鑄鼎以前他下令屠殺了幾百個奴隸,用奴隸的血來祭祀天地和祖先,希望能得到庇佑。祭祀以后,商王命令奴隸主監(jiān)督奴隸制造大鼎,在火熱的太陽底下,幾百個奴隸分成七十多個小組,用七十多個坩堝,同時開始冶煉。他們把熔解的金屬,倒進用泥土制成的模具里,先鑄好大鼎的主體,再鑄好大鼎的腳和耳朵,然后把這幾部分合起來,鑄成了一個大鼎。這個大鼎的腹內(nèi),鑄有“司母戊”三字。這是因為商王的母親叫“戊”,而且這個大鼎又是商王特地為祭祀母親而鑄造的,所以稱為“司母戊鼎”。司母戊鼎不僅非常雄偉,而且十分精致,它的腹部還鑄有龍頭的花紋,鼎腳上也有奇特的紋飾。這件大鼎在地下埋藏了幾千年之后,終于在1939年在河南安陽武官村的商代大墓中被考古工作者發(fā)現(xiàn)了。迄今為止,在中國出土的所有青銅鼎中,“司母戊鼎”是最大的,它通高133厘米,器口長110厘米,寬78厘米,重875公斤。而目前所見銘文最長的青銅器是西周時期鑄造的毛公鼎,器物上有銘文四百一十個字。這一切都說明,幾千年前,中國的冶銅技術水平已經(jīng)相當高了,這樣雄偉精致的大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血的結(jié)晶。P3-5

作者簡介

暫缺《文物(中國傳統(tǒng)文化雙語讀本)》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一、青銅器
1.司母戊鼎
2.廣漢古蜀人面雕像
3.利簋
4.虢季子白盤
5.曾侯乙編鐘
6.越王勾踐劍
7.虎符
8.秦銅車馬
9.長信宮燈
10.銅奔馬
二、書畫
1.《復平貼》
2.《蘭亭序》
3.《步輦圖》
4.《草書千字文》
5.《韓熙載夜宴圖》
6.《富春山居圖》
7.《清明上河圖》
三、陶瓷
1.半坡彩陶尖底瓶
2.秦兵馬俑
3.唐三彩駱載樂俑
4.法門寺秘色瓷
5.鈞窯瓷
6.定窯孩兒枕
7.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梅瓶
8.斗彩嬰戲杯
9.琺瑯彩瓷
10.紫砂壺
四、玉器
1.中國第一龍(玉龍)
2.神人紋玉琮王
3.和氏璧
4.成組玉佩
5.皇后之璽
6.金縷玉衣
7.桐蔭仕女圖玉雕
8.大禹治水圖玉山子
五、金銀器及基他
1.北京人化石
2.昭陵六駿
3.鏤空銀香囊
4.定陵皇冠與鳳冠
5.“金甌永固”杯
6.象牙套球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