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么能在1917年至1920年代中期,迅速地、不費力地、而且實際上無爭議地吸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他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在這部引入入勝的著作中,胡大年為我們提供了優(yōu)雅而有說服力的答案。本書的另一項貢獻是,胡以多層次的專業(yè)知識,為許多中國物理學家作了生動的小傳,從而使其研究人性化?!拔母铩逼陂g的主要意識形態(tài)鼓吹者們強行否定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企圖,為一個精彩的故事提供了嚴酷而又扣人心弦的結局。本書由作者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改寫而成,系第一部論述中國接納愛因斯坦及其相對論歷程的專著。愛因斯坦及其相對論,在世界范圍內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本書以大量的原始文獻和史料為基礎,揭示了愛因斯坦及其相對論在中國傳播的曲折歷程,探討了中國吸收相對論的特點,分析了1917—1979的60余年間,中國公眾表現出的對愛因斯坦和相對論幾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及其轉變原因。本書收錄了唯一一張愛因斯坦在上海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