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文學理論精神分析理論與魯迅的文學創(chuàng)作

精神分析理論與魯迅的文學創(chuàng)作

精神分析理論與魯迅的文學創(chuàng)作

定 價:¥18.80

作 者: 周怡 王建周著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其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3359578 出版時間: 2006-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18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精神分析理論在中國的傳播,自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就開始了,這一理論幾乎沒有經(jīng)過多少時間的過渡,就在學術(shù)領(lǐng)域和文學藝術(shù)創(chuàng)作領(lǐng)域全面地普及開來。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的開山之作——魯迅的《狂人日記》,從表到里,無不帶有明顯的精神分析特征,這的確是值得深刻體味的。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魯迅一生所受到最大影響的學者有兩位,一是弗洛伊德,一是廚川白村。日本文藝理論家廚川白村對魯迅文藝思想的成熟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魯迅在接觸廚川白村之前,思想正處在一個十分苦悶的時期,他的大部分寫作時間用于了《野草》里的文章。他以自己思想的磨難,深深體驗著“苦悶”的真味。《精神分析理論與魯迅的文學創(chuàng)作》探討了精神分析理論與魯迅文學創(chuàng)作的關(guān)系,資料翔實,邏輯嚴謹,論點鮮明,見解獨到,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暫缺《精神分析理論與魯迅的文學創(chuàng)作》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精神分析理論在現(xiàn)代中國的傳播
一、20年代:精神分析理論傳播的初期階段
二、30年代:精神分析理論傳播與影響的興盛期
第一章 精神分析理論與魯迅的文學創(chuàng)作
一、魯迅作品對藝術(shù)形象的選擇
二、“游子歸鄉(xiāng)”式的敘事結(jié)構(gòu)
三、藝術(shù)場景的心理意象
四、色彩的心理意象
五、死亡的探究
六、魯迅作品與外國文學的關(guān)系
七、中外的癡狂文化與魯迅的狂人形象
第二章 廚川白村與魯迅的文藝思想
一、廚川白村與《苦悶的象征》
二、從弗洛伊德到廚川白村
第三章 魯迅筆下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灰色生活及其與作者自我的關(guān)系
一、弟兄情義的背后
二、“差不多”與“說不清”
第四章 在懷鄉(xiāng)和潦倒中飲酒:關(guān)于魯迅小說中的一個特定情景
一、飲酒的審美條件:言談的場地
二、潛意識是他者的話語
三、會心與移情
第五章 魯迅小說里的死亡意識
一、面對死亡的道德意識
二、誰是謀殺者?誰該負罪?
三、利器與殺心:革命時代的死亡
第六章 魯迅作品中的色彩意象
一、單純色的意象追尋
二、魯迅的色彩模式與作品結(jié)構(gòu)
第七章 魯迅早期的新詩創(chuàng)作
一、夢中的求索和失落
二、桃花的自尊和百合的悲劇
三、愛之鎖絆與愛之空虛
四、關(guān)于過去、將來、現(xiàn)在的思考
五、以文為詩,以思想批判為主調(diào)
第八章 戰(zhàn)士的苦悶與叛逆者的憂郁:《野草》與《巴黎的憂郁》之比較
一、過客:人生悲劇性的追尋
二、幻想:人生悲劇的觀照
三、社會批判:人道主義的破滅
四、思想者:心靈的自我解剖
第九章 家庭倫理的社會分析與精神分析:毛姆與魯迅的同題作品《風箏》之比較
一、共同描述了一個人生失誤的故事
二、失誤的無可挽回
三、弗洛伊德的視角與民主啟蒙的視角
四、冷嘲與反諷
附錄 精神分析小說的興起及其范本:施蟄存的創(chuàng)作
一、早期創(chuàng)作的潛意識傾向
二、心理分析小說的嘗試:《鳩摩羅什》
三、英雄·死亡·愛欲:《將軍底頭》
四、現(xiàn)代都市里的白日夢:《梅雨之夕》
五、施蟄存與魯迅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