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概論
1.1可靠性基本概念
1.2可靠性定量指標
1.2.1狹義可靠性指標
1.2.2維修性指標
1.2.3可用性指標
1.2.4貯存期指標
1.3可靠性工程簡述
1.3.1可靠性工程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1.3.2可靠性工程諸環(huán)節(jié)的關系
第2章 系統(tǒng)可靠性、可用性模型
2.1不可修系統(tǒng)可靠性模型
2.1.1系統(tǒng)可靠性框圖
2.1.2典型系統(tǒng)可靠性模型
2.1.3一般系統(tǒng)可靠性模型
2.1.4具有多功能單元的系統(tǒng)可靠性模型
2.2可修系統(tǒng)可用性模型
2.2.1系統(tǒng)可用性模型建立要素
2.2.2馬爾可夫過程基本概念
2.2.3典型系統(tǒng)可用性模型
第3章 可靠性設計
3.1可靠性指標論證與分配
3.1.1可靠性指標論證
3.1.2可靠性指標分配
3.1.3維修性指標分配
3.2預防性設計
3.2.1可靠性預計
3.2.2維修性預計
3.2.3FMEA(FMECA)
3.2.4FTA法
3.3基礎性設計
3.3.1原材料與元器件的選用
3.3.2系統(tǒng)簡化設計
3.3.3耐環(huán)境設計
3.4裕度設計
3.4.1降額設計
3.4.2裕度的概率設計
3.5邊緣性能設計
3.5.1最壞情況分析法
3.5.2矩法(概率法)
3.6冗余設計
3.6.1冗余設計的一般考慮
3.6.2冗余設計方法
3.7人機設計
3.7.1信息顯示設計
3.7.2控制或操縱機構設計
3.7.3操作環(huán)境條件設計
3.8非工作狀態(tài)下貯存期控制設計
3.8.1貯存期與貯存可靠性
3.8.2貯存可靠性設計
3.9維修性設計
3.9.1硬件維修性設計
3.9.2基本維修策略
第4章 生產過程可靠性控制
4.1設計符合性控制
4.2工藝可靠性控制
4.3篩選與老煉
4.3.1篩選的一般方法
4.3.2高效環(huán)境應力篩選
4.4可靠性驗收
4.4.1可靠性驗收的目的與特點
4.4.2可靠性驗收抽樣方法
第5章 可靠性、維修性試驗
5.1可靠性試驗
5.1.1可靠性試驗的意義與分類
5.1.2可靠性增長試驗
5.1.3可靠性驗證試驗
5.2維修性試驗
5.2.1維修性試驗的意義、分類、特點
5.2.2維修性驗證抽樣方案
第6章 可靠性、維修性評估
6.1數據收集與處理
6.1.1可靠性數據
6.1.2維修性數據
6.2可靠性評估
6.2.1不變母體情形下單元產品可靠性評估
6.2.2變動母體情形下單元產品可靠性評估
6.2.3系統(tǒng)可靠性綜合評估
6.2.4性能可靠性評估
6.2.5貯存期評估
6.3維修性評估
6.3.1平均修復時間評估
6.3.2可用性評估
第7章可靠性管理
7.1可靠性管理概念及意義
7.2可靠性管理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7.2.1可靠性保障體系
7.2.2可靠性大綱
7.2.3可靠性工作計劃
7.2.4元器體、原材料管理
7.2.5可靠性設計評審
7.2.6故障報告、分析糾正措施系統(tǒng)(FRACAS)
7.2.7數據管理
7.2.8技術狀態(tài)管理
7.2.9標準與規(guī)范管理
7.2.10教育與培訓管理
7.3可靠性管理的實施方針
7.3.1倍可靠、半維修
7.3.2早期投入、預防為主
7.3.3避免“兩張皮”
7.3.4計算總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