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醫(yī)學臨床醫(yī)學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

定 價:¥10.00

作 者: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出版社: 人民衛(wèi)生
叢編項:
標 簽: 臨床醫(yī)學

ISBN: 9787117074506 出版時間: 2006-04-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在多次廣泛征求有關(guān)學科專家意見的基礎(chǔ)上,由我國20余位心血管、腎臟、內(nèi)分泌、神經(jīng)科、婦產(chǎn)、行為、營養(yǎng)、管理專家組成的委員會歷時一年多修訂編寫完成。本次指南的修訂是根據(jù)我國近年來的心血管流行病學和循證醫(yī)學的進展,并參考《2003年WHO/ISH高血壓處理指南》及國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南完成的。近年來,由于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我國的心血管病發(fā)病率及相關(guān)危險因素均有增長的趨勢。據(jù)2002年全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diào)查資料顯示,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18.8%,全國有高血壓患者約1.6億。但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均很低,我們面臨的高血壓防治任務是非常艱巨的。本指南從我國高血壓流行狀況和防治實際出發(fā),提出符合國情的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結(jié)合的防治策略,強調(diào)人群防治,同時加強高血壓病人的治療。高血壓的危害性除與患者的血壓水平相關(guān)外,還取決于同時存在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險因素以及合并的其他疾病情況。因此,在高血壓的定義與分類中,除仍將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定在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根據(jù)血壓水平分為正常、正常高值血壓和1、2、3級高血壓之外,還應當根據(jù)合并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和同時患有的其他疾病,將高血壓患者分為4層(組),即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并依此指導醫(yī)生確定治療時機、治療策略與估計預后。治療高血壓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發(fā)病和死亡的總危險。這就要求醫(yī)生在治療高血壓的同時,干預患者檢查出來的所有可逆性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并適當處理病人同時存在的各種臨床情況。對于一般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應是140/90mmHg以下,而對于合并糖尿病或腎病等高危病人,血壓應降至130/80mmHg以下。在初始用藥的選擇方面,主要根據(jù)個人病情及經(jīng)濟情況。依照我國的現(xiàn)狀,群體的治療應是盡可能在一般高血壓患者中推薦使用廉價的降壓藥物,首先提高治療率,并根據(jù)指南逐步提高控制率。臨床醫(yī)師可以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選擇利尿劑、(阻滯劑、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II受體(AT1)拮抗劑(ARB)以上幾種藥物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或由上述藥物組成的固定低劑量復方降壓制劑。為使血壓達標,大多數(shù)高血壓病人需要兩種或兩種以上降壓藥聯(lián)合應用。改善生活方式對高血壓的防治十分重要,高血壓患者及血壓正常高值人群都應認真落實于日常生活中。對特殊人群的防治,包括老年高血壓、妊娠高血壓以及同時患腦血管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或腎臟疾病的高血壓病人,指南也有相應的論述。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 人群高血壓流行情況
1.1 高血壓流行的一般規(guī)律
1.2 我國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及其變化趨勢
1.3 我國人群高血壓患者的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
1.4 心腦血管病成為中國人首位死因,高血壓是第一危險因素
2. 血壓與心血管病危險
2.1 高血壓發(fā)病的危險因素
2.1.1 體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
2.1.2 飲酒
2.1.3 膳食高鈉鹽
2.2 血壓升高是心血管發(fā)病的危險因素
2.2.1 血壓升高是中國人群腦卒中發(fā)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
2.2.2 血壓升高是中國人群冠心病發(fā)病的危險因素
2.2.3 血壓升高增加心力衰竭和腎臟疾病的危險
2.2.4 脈壓對老年人心血管發(fā)病的影響
2.3 心血管病發(fā)生的其他危險因素
2.3.1 年齡
2.3.2 性別
2.3.3 吸煙
2.3.4 血脂異常
2.3.5 超重和肥胖
2.3.6 糖尿病和胰島素抵抗
2.3.7 C-反應蛋白
2.3.8 缺少體力活動
2.3.9 心血管病病史
3. 診斷性評估
3.1 家族史和臨床病史
3.2 體格檢查
3.3 實驗室檢查
3.4 血壓測量
3.4.1 診所血壓
3.4.2 自測血壓
3.4.3 動態(tài)血壓
3.5 尋找靶器官損害及某些臨床情況
3.5.1 心臟
3.5.2 血管
3.5.3 腎臟
3.5.4 眼底鏡檢查
3.5.5 腦
3.6 繼發(fā)性高血壓的篩查
3.6.1 腎實質(zhì)性高血壓
3.6.2 腎血管性高血壓
3.6.3 嗜鉻細胞瘤
3.6.4 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
3.6.5 柯氏綜合征
3.6.6 藥物誘發(fā)的高血壓
3.7 遺傳學分析
4. 血壓的定義與分類
4.1 收縮壓、舒張壓和脈壓作為心血管病的預測因子
4.2 按血壓水平分類
4.3 高血壓的危險分層
4.3.1 低危組
4.3.2 中危組
4.3.3 高危組
4.3.4 很高危組
5. 高血壓的治療
5.1 治療目標
5.2 治療策略
5.2.1 按低危、中危、高危或很高危分層
5.2.2 如何評估降壓治療的效果
5.3 非藥物治療
5.3.1 減重
5.3.2 采用合理膳食
5.3.3 增加體力活動
5.3.4 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平衡心理
5.3.5 其他方面
5.4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5.4.1 藥物治療目標
5.4.2 高血壓藥物治療的基礎(chǔ)
5.4.3 降壓藥物治療原則
5.4.4 降壓藥的種類
5.4.5 降壓治療的策略
5.4.6 降壓治療的選擇
5.4.7 不同類降壓藥在某些方面可能的相對優(yōu)勢
5.4.8 降壓藥的聯(lián)合應用
5.5 特殊人群的降壓治療考慮
5.6 治療相關(guān)危險因素
5.6.1 降脂治療
5.6.2 抗血小板治療
5.6.3 血糖控制
5.7 治療隨診及記錄
5.7.1 隨診的目的及內(nèi)容
5.7.2 劑量的調(diào)整
6. 特殊人群高血壓的處理
6.1 老年人高血壓
6.1.1 定義
6.1.2 老年人降壓治療的用藥
6.1.3 關(guān)于高齡老人的降壓治療
6.2 妊娠高血壓
6.2.1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6.2.2 降壓藥的應用
6.3 腦血管病
6.4 冠心病
6.5 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
6.6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
6.6.1 糖尿病的檢查與診斷
6.6.2 糖尿病的血壓目標
6.6.3 糖尿病治療
6.7 慢性腎臟疾病
6.8 難治性高血壓
6.8.1 難治性高血壓的定義
6.8.2 難治性高血壓的原因
6.8.3 難治性高血壓的處理原則
6.9 “代謝綜合征”
6.10 高血壓危象
7. 高血壓防治的對策
8. 高血壓的社區(qū)防治
8.1 社區(qū)參與
8.2 政策發(fā)展與環(huán)境支持
8.3 健康教育
8.3.1 社區(qū)高血壓防治宣傳
8.3.2 門診病人教育
8.4 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重新定位
8.5 培訓
8.6 場所干預
8.7 監(jiān)測和評估
9. 指南的實施
9.1 政府和衛(wèi)生部門在控制高血壓疾病中的作用
9.1.1 制定預防和控制我國高血壓的全國性策略
9.1.2 制定及發(fā)展有益于高血壓控制的公共衛(wèi)生政策
9.1.3 保證高血壓防治的經(jīng)費
9.1.4 支持各領(lǐng)域?qū)Ω哐獕侯A防和治療的研究
9.1.5 督促全國各省市推廣實施《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9.2 學術(shù)團體在推廣指南實施中的作用
9.3 開展全國性的高血壓防治健康教育
9.3.1 醫(yī)務人員教育
9.3.2 公眾教育
9.3.3 病人教育
9.4 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以貫徹實施指南
9.5 建立全國性和國際性協(xié)作關(guān)系
9.6 監(jiān)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實施
10. 編后語
參考文獻(按發(fā)表時間排序)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