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識讀物中止犯論

中止犯論

中止犯論

定 價:¥18.00

作 者: 張平
出版社: 中國方正出版社
叢編項: 刑法學前沿
標 簽: 法律綜合

ISBN: 9787801077677 出版時間: 2005-09-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28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犯罪形態(tài),是刑法學重大而深邃的理論課題,它是由多個子范疇組合而呈立體交叉式的多維多層次的龐大的理論體系。我們不妨將犯罪形態(tài)粗略地劃分為三個層次(或者三級)。第一層次為犯罪形態(tài);第二層次為犯罪的停止形態(tài)、共犯形態(tài)和罪數(shù)形態(tài);第三層次的停止形態(tài)分為預備犯、未遂犯、中止犯、既遂犯(共犯形態(tài)和罪數(shù)形態(tài)的下級形態(tài)略)。中止犯是故意犯罪過程中因自己的意志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種犯罪停止形態(tài)。它與預備犯、未遂犯是犯罪行為在預備階段或實行階段因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停止不來不同,也與既遂犯因犯罪得以完成而停止相區(qū)別。在這四種故意犯罪停止形態(tài)中,中止犯因出于自己意志而改變犯意這一鮮明特點,使之在犯罪停止形態(tài)中具有特殊性,也正是這一特點,使主觀主義刑法理念與客觀主義刑法理念在中止犯這一領域的交鋒也顯現(xiàn)出了其特殊性。隨著世界刑法理論由客觀主義向主觀主義的演進和交融,行為人正在取代行為而成為刑法學研究的焦點,犯罪中止形態(tài)正是順應了這種潮流而成為現(xiàn)代刑事立法中普遍設立一項法律制度,對中止犯的研究愈來愈引起刑法學者的濃厚興趣和廣泛關注。本書是我國第一部對中止犯進行全面系統(tǒng)研究的專著,對中止犯的概念、成立要件、相關犯罪形態(tài)、準中止犯、中止犯的刑事責任及處罰原則進行了深入探討,對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刑法學專業(yè)教師、研究人員、學生和司機實務工作者以及有關讀者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張平,男,1962年出生,湖北省仙桃市人。1983年獲工學學士學位(南京理工大學),1993年獲法學碩士學位(武漢大學),2005年獲法學博士學位(武漢大學)。從1987年開始從事了近20年的司法實務工作,先后在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海南省海南中級人民法院從事審判工作,在海南方圓律師事務所、海南天澤律師事務所從事律師工作,并于2001年在武漢創(chuàng)辦湖北前沿律師事務所。2005年到同濟大學文法學院任教。作者曾在法學、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20余篇,參與撰寫法學著作數(shù)部。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止犯概說
第一節(jié) 中止犯立法概況
一、我國中止犯立法概況
二、外國中止犯立法概況
第二節(jié) 中止犯的概念、特征及其類型
一、中止犯的概念
二、中止犯的特征
三、中止犯的類型
第三節(jié) 中止犯的法律性質
一、學說論爭
二、本文立場
第四節(jié) 中止犯的存在范圍
一、中止犯與故意犯罪的過程、階段和形態(tài)
二、中止犯與罪責
三、中止犯與罪體
第二章 中止犯的成立要件
第一節(jié) 主觀要件
一、自動性:“能而不欲”
二、徹底性:放棄故意
第二節(jié) 客觀要件
一、時空性:中止犯成立的客觀前提
二、中止行為:消極的放棄犯行與積極的防果行為
三、有效性:犯行未至既遂
四、關聯(lián)性:中止行為與犯行未至既遂之間的因果關系
第三章 中止犯與相關犯罪形態(tài)
第一節(jié) 中止犯與其他犯罪停止形態(tài)
一、中止犯民預備犯
二、中止犯與未遂犯
三、中止犯與既遂犯
第二節(jié) 中止犯與相關罪數(shù)形態(tài)
一、結合犯的中止犯
二、牽連犯的中止犯
三、其他罪數(shù)形態(tài)的中止犯
第三節(jié) 中止犯與共犯
一、共同犯罪中止的認定原理
二、組織犯的中止犯
三、共同實行犯的中止犯
四、教唆犯的中止犯
五、幫助犯的中止犯
第四章 準中止犯
第一節(jié) 準中止犯的概念和特征
一、準中止犯的概念
二、準中止犯的特征
第二節(jié) 準中止犯制度的立法和理論根據
一、準中止犯的立法例
二、準中止犯制度的理論根據
第三節(jié) 準中止犯的類型
一、由第三人行為介入形成的準中止犯
……
第五章 中止犯的刑事責任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