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中國政治六經注我:象山學術及江右思想家研究

六經注我:象山學術及江右思想家研究

六經注我:象山學術及江右思想家研究

定 價:¥35.00

作 者: 鄭曉江主編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陸九淵(1139-1193) 心學 研究 文集

ISBN: 9787802300613 出版時間: 2006-05-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大16開 頁數(shù): 48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我自從在1994年第一次到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參加"紀念陸象山誕辰860周年學術研討會"以來,一直對象山先生、梭山先生、復齋先生的思想與學術情有獨鐘,先后有11次赴金溪,沉潛于象山哲學與文化,寫出了十余篇有關的論文與隨筆。2004年12月17日至19日,我們在陸九淵的故里金溪縣召開了"全國陸學與江右思想家學術研討會",主要討論了三個方面的問題:陸九淵的學術思想、陸九淵的影響及后世評價、朱熹等江右思想家的學術與實踐活動等。各位學者各抒己見,踴躍發(fā)言,積極提問,討論熱烈,真正體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精神,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在編完會議的論文集之后,我不禁想起自己與楊雪騁教授等老師幾年來奔走于鉛山鵝湖書院、觀音寺遺址,去尋訪陸象山、陸復齋、朱熹、呂祖謙、辛棄疾、陳亮等先賢先哲之事跡,努力去接近他們的生命與學問的一段往事。茲將當時寫的一篇東西錄于此,與關心象山學術的讀者共欣賞。

作者簡介

  鄭曉江,1957年6月生,曾下放農村勞動10年,1982年畢業(yè)于南昌大學哲學系,留校任教,專門從事中國哲學與文化的研究,尤擅生死哲學的研究。1992破格晉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晉升正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曾任南昌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古籍研究所所長、南昌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總編輯?,F(xiàn)任南昌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道德科學研究所所長、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華南師范大學人生科學研究中心兼職副主任、研究員。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已出版專著《傳統(tǒng)道德與當代中國》(安徽教育出版社);《穿透人生》(上海三聯(lián));《傳統(tǒng)──現(xiàn)代人的兩刃劍》(江蘇人民出版社);《中國人生精神》、《西方人生精神》、(廣西人民出版社);《中華民族精神之源》(江西人民出版社);《拷問人生》(國際文化出版公司);《中國死亡智慧》、《楊簡》(臺灣三民書局);《禍福之門》、《生死智慧》(臺灣漢欣出版社);《善死與善終》(云南人民出版社);《中華賢哲》(廣西教育出版社);《超越死亡》、《生命終點的學問》(正中書局)。主編著作5本:《中國神秘術大觀》、《中國死亡文化大觀》《中國生育文化大觀》(百花洲文藝出版社);《中國避邪文化大觀》(花城出版社);《療救人生》(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圖書目錄


象山心學思想之特質
論朱陸之爭
陸九淵心學之特征及其與經學的關系
一 陸氏心學之特征
二 陸氏心學的經學觀
陸九淵思想探源
一 陸九淵與陸氏家學
二 陸九淵學系
三 從朱陸之爭看陸九淵心學的立學基點
象山誠學的心學旨趣
一 本體之誠
二 誠者自成
三 誠能化德
象山的學術思想
象山視域中的佛教及其檢討
一 “同異異端”與“是非異端”
二 “大偏之學”與“明手鋤頭”
三 “在世為公”與“出世求私”
四 “儒體佛用”與“陽儒陰釋”
“死生大矣”——陸象山生死哲學探微
一 生死態(tài)度:“亦自然”
二 生死價值論:“刀鋸鼎鑊底學問”
三 生死超越論:“煌煌在宇宙間”
四 簡短的結論
象山儒學之實學性質及其展開
一 問題與方法
二 象山儒學的根基:“實理”
三 象山儒學的發(fā)顯:“實德”
四 象山儒學的本質:崇本務實
陸象山的“正心”、“正理”、“正道”論
一 作為道德基礎的“正心”論
二 作為核心的“正理”
三 由“直道”而“正道”的政治觀
論陸九淵哲學的本體論思想
一 夾雜著片面的客觀唯心主義本體論思想的心學本體論——“太極”為萬事萬物的終極之理
二 呈現(xiàn)出濃厚的二元論乃至多元論色彩的心學
一元論思想——攝天、道、理、性于心的一元論
講明與踐履——象山教化理論與實踐
一 民之于道,系乎上之教
二 士之于道,由乎己之學
三 一意實學,躬行踐履
四 幾點思考
陸學與禪學釋辨蔣九愚
陸象山心學的實質是道德人學
一 陸象山心學理論中所探討的人是“道德人”
二 陸象山心學理論中所探討的“心”是“人心”和“道心”相統(tǒng)一的“道德人”的心
三 陸象山創(chuàng)立心學的目的是教人成為一個“志道”、“踐道”、“備道”的“道德人”
四 陸象山的心學是道德本體論、道德認識論和道德方法論相統(tǒng)一的道德人學
從道德修養(yǎng)思想論陸九淵的倫理主體意識
一 “吾心即宇宙”與“心即理”
二 “先立乎其大者”與“易簡工夫”
三 “六經注我”與“自作主宰”
四 陸九淵道德修養(yǎng)論對道德教育的啟示
論陸象山的風俗觀
一 辟俗以明理
二 脫俗以修身
三 化俗以成民
四 檢討與反省
陸象山“獄訟”思想及實踐簡論
一 獄訟之弊傷政害民
二 存心聽訟明辨是非
三 曉以理義俗厚訟寡
“三陸”與朱子面晤述論——兼及諸賢個性、學識簡析
一 梭山九韶與朱熹面晤一次
二 復齋九齡與朱熹面晤兩次
三 象山九淵與朱熹會面兩次
四 從上述“三陸”與朱子會晤情況來看,除鵝湖一次是呂祖謙誠邀之外,其余見面均是“三陸”主動求見的
論陸九淵的經濟思想與實踐
一 陸九淵的經濟思想探究
二 陸九淵的經濟管理實踐
三 陸九淵經濟思想的意義及評價
試論陸學的基本問題
一 “宇宙”觀念
二 “宇宙”大視野
三 結語
象山的影響及后世評價
江右思想家學術與實踐活動
附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