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出版《上海法學文庫》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它有助于推動上海的法學研究和培育法學新人。近兩年,上海市法學會發(fā)布了幾十項課題,通過招投標的形式讓會員承接,在已完成的項目中,有的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有的還得到了較高層次的獎項。法學會每年還組織一些規(guī)模不等的研討會、報告會,為會員更好地從事教學、科研和法律事務工作搭建交流的平臺。上述服務會員、凝聚會員的努力,得到了廣大會員的肯定。在今年年初的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上,大家對法學會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希望采取一些措施,有利于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多出人才,尤其是扶植一批有潛質的法學新人。法學會采納了大家的建議,經醞釀籌備后,《上海法學文庫》正式起步了。在起步之際,我想就《文庫》的編輯理念向大家做以下說明。作為《文庫》,它應當具有包容性。法學學科所有專業(yè)的論著,包括論及法律實務中理論問題的專著,都可以納入《文庫》之中;只要堅持憲法確立的各項原則,凡言之有物、言之有據的學術著作,都可以納入《文庫》之中。作為《文庫》,它應當具有學術性。我們希望列入《文庫》的著作,理論上應有所創(chuàng)新,即使是實務類的著作也如此,當然,實務類的著作還應當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為了保證《文庫》的質量,我們借鑒了國內已有的做法,采用較嚴格的評審制度對書稿加以篩選。作為《文庫》,它應當具有連續(xù)性。獨木不成林,幾本書則免稱《文庫》。我們將著眼于長遠,以記錄我國法治進程、民主政治建設的軌跡為己任,不斷推出能夠反映上海法學研究新水平的作品,不斷推出上海的作者,特別是青年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