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隨著腦內窺鏡技術的臨床應用和逐步推廣,已積累了不少可貴的臨床治療經驗。為進一步推廣和發(fā)展我國腦內窺鏡技術,應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的要求,我們通過總結數百例腦內窺鏡手術的治療經驗,編寫了這本《腦內窺鏡技術》一書,供廣大神經外科醫(yī)師們參考。腦內窺鏡手術需要有一個操作空間,而神經系統(tǒng)中的某些疾病,如腦積水、顱內蛛網膜囊腫、腦室內病變、脊髓空洞癥等為腦內窺鏡手術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空間,這些是單純腦內窺鏡手術的極好適應證,而且近幾年來的臨床應用也進一步證實了應用腦內窺鏡技術治療這些病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對某些顱底腫瘤,如鞍區(qū)腫瘤、小腦橋腦角區(qū)腫瘤或病變等還可在腦內窺鏡輔助下進行顯微神經外科手術;另外,垂體腺瘤還可通過應用腦內窺鏡經單側鼻腔蝶竇入路進行切除手術。因此,腦內窺鏡手術的開展為顱內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腦內窺鏡手術具有許多優(yōu)點,僅需在顱骨上開一個小的骨孔或小骨窗,手術損傷極小,同時腦內窺鏡技術與現代影像成像技術、超聲導引技術、立體定向技術等相結合,病灶可準確定位,引導腦內窺鏡準確到達病變部位進行操作,避免了腦組織、神經和血管的切開、牽拉等損傷,開可直視手術野和病變,避免顱內或腦內操作的盲目性,還可簡化手術操作,縮短手術時間,加快病人術后康復,減少住院費用。然而,腦內窺鏡手術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腦內窺鏡管徑小,視野狹窄,難以觀察所需手術部位的全貌,對周圍組織的毗鄰關系了解有限,手術操作空間小,可用的手術器械也有限,給手術操作帶來困難,從而限制了腦內窺鏡手術的臨床應用范圍。隨著腦內窺鏡手術的深入開展和進一步的經驗積累,將進一步擴大腦內窺鏡手術的適應證、提高治療效果。本書介紹了腦內窺鏡的結構、工作原理、保養(yǎng)和操作方法;詳細介紹了腦積水、顱內蛛網膜囊腫、透明隔囊腫、腦室內病變、松果體區(qū)腫瘤、顱內血腫、脊髓空洞癥等單純腦內窺鏡手術的適應證、禁忌證、術前準備、具體手術操作步驟、術后處理以及主要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處理;介紹了鞍區(qū)腫瘤、小腦橋腦角區(qū)腫瘤、顱內動脈瘤、微血管減壓術以及椎管內病變等腦內窺鏡輔助下的顯微神經外科手術;同時還較為詳細地介紹了應用腦內窺鏡經單側鼻腔蝶竇入路垂體腺瘤切除的手術技術;介紹了腦內窺鏡手術的優(yōu)越性和局限性。各種手術操作步驟論述詳細,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另外,還提供了大量的手術圖例,具有較大的臨床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