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賢(1918-1689),字半千,號柴丈人、半畝老人等。他是清初畫壇著名的山水畫家,活動于南京地區(qū),為“金陵八家”之首,也量位著名詩人。龔氏的山水畫,其用墨法可謂是“前無古人”。他的山水畫從白到黑,從簡到繁,其在用墨領域里精深拓展,超越前人。龔賢以蒼黑深厚、澄明虛靜的藝術風格在清代畫壇獨樹一幟。我們在解讀龔賢山水畫的過程中,要細心系統地研讀其各時期繪畫的特點,包括他與歷代經典間的承傳關系及個人獨特的筆墨語言,驅山造境的丘壑運營,奇妙的黑白構造等等諸多因素。尤其要從龔氏早期的“白龔”,經歷年的“灰龔”到晚年“黑龔”畫風的確立之過程來把握其藝術的特色。對龔氏墨法的解讀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從黃賓虹、李可染諸大家的藝術軌跡中可以發(fā)現龔氏墨法在他們的藝術構建中所體現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