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水利工程黃河水沙過程變異及河道的復雜響應

黃河水沙過程變異及河道的復雜響應

黃河水沙過程變異及河道的復雜響應

定 價:¥80.00

作 者: 胡春宏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環(huán)境治理

ISBN: 9787030153050 出版時間: 2005-07-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48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項目(973項目)“黃河水沙過程變異及河道的復雜響應”課題(G1999043604)的研究成果系統(tǒng)總結而成。全書以水循環(huán)與水資源演化規(guī)律為基礎,以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雙重作用下流域水沙過程變異與河道萎縮為切入點,揭示了水沙過程變異條件下河道產生“小水大災”的機理,并提出了黃河下游河道治理與調控的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三個模型的建立、四項理論研究進展和四項應用研究進展。本書可供從事泥沙運動力學、河床演變與河道整治、水土保持、防洪減災、水沙資源配置與利用、黃河治理等方面研究的科技人員及高等院校有關專業(yè)的師生參考。

作者簡介

  1962年4月出生,浙江慈溪人。1982年獲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治河專業(yè)學士學位,1985年和1989年分別獲清華大學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專業(yè)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主要從事泥沙運動力學、河床演變學、河道與河口整治、河流模擬等領域的理論與應用技術研究。先后主持與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項目(973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等80余項,包括在黃河、長江、塔里木河等江河湖庫,以及火電廠、核電廠、灌區(qū)等的取水防沙技術等方面的重大生產課題,在黃河口演變與整治、黃河下游河道演變基本規(guī)律與治理、潼關高程控制與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渭河下游河道演變與治理、塔里木河演變與生態(tài)整治、劉家峽水庫泥沙問題、官廳水庫泥沙問題、東莊水庫泥沙問題、明渠挾沙水流運動的力學和統(tǒng)計規(guī)律、漫灘水沙運動力學、流域水沙優(yōu)化配置與泥沙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緒論
1.1黃河流域水沙河過程變化概況
1.2研究內容與研究成果
第二章黃河中游流域系統(tǒng)水沙河過程變異規(guī)律
2.1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對黃河中游水過程變異的影響
2.2人類活動影響下黃河中的游水沙過程變異的復雜響應機理
2.3黃河中游河龍區(qū)間徑流可再生性變化及其影響因素
2.4黃土高原流域地貌發(fā)育階段臨界
2.5流域侵蝕產沙中地理環(huán)境要素的臨界特征和交互作用
第三章流域植被-侵蝕動力學的理論與模型
3.1植被與侵蝕
3.2植被-侵蝕動力學模型的建立
3.3植被-侵蝕動力學數的確定
3.4植被-侵蝕狀態(tài)圖的應用
3.5植被活力模型的研究
3.6植被-侵蝕動力學模型應用實例
第四章人類活動影響下黃河流域泥沙侵蝕-搬運-沉積機理
4.1宏觀時間尺度上人類活動對黃河流域侵蝕一般運一沉積過程的影響
4.2人類活動對黃河高含沙水流的影響
4.3人類活動對黃河下游河道泥沙輸移影響
4.4人類活動對黃河下游河床形態(tài)的影響
4.5黃河下游河道縱橫剖面形態(tài)演變分析
第五章黃河下游萎縮性河道演變機理
5.1萎縮性河道實體模型設計
5.2黃河下游萎縮性河道的成因與演充過程
5.3黃河下游萎縮性河道的致災機理與效應
第六章黃河口水沙過程變異與演煙囪響應
6.1黃河口水沙過程變異及其影響
6.2黃河口泥沙的輸移與擴散
6.3黃河口近巖帶泥沙的橫向運動
6.4黃河口演變基本規(guī)律
6.5黃河口攔門沙對下游河道的反饋影響
6.6人類活動對黃河口入海泥沙通量和造陸過程的影響
第七章黃河下游道動力平衡臨界閾值與調控機理
7.1黃河泥沙數學模型研究現狀綜述
7.2黃河中下游多系統(tǒng)互動泥沙數學模型
7.3黃河中下游道動力平衡臨界閾值研究
7.4黃河下游萎縮性河道的內外臨界特征
7.5黃河下游河床演變中的地貌臨界
第八章黃河下游河道與河口調控措施研究
8.1黃河干流大型水利樞紐聯(lián)合運用對下游河道的減淤作用
8.2黃河下游萎縮性河道治理方向與措施非軍事化
8.3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與降低潼關高程
8.4黃河口治理方向與措施研究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