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電視基礎知識
1.1 光的特性與人眼視覺特性1
1.1.1 光的特性與度量1
1.1.2 人眼的視覺特性2
1.2 掃描和黑白電視圖像轉換6
1.2.1 掃描6
1.2.2 電視掃描的基本參數9
1.2.3 全電視信號13
1.2.4 電視傳送原理19
1.3 彩色三要素與三基色原理24
1.3.1 彩色三要素24
1.3.2 三基色原理及混色方法25
1.3.3 配色方程與亮度方程26
1.3.4 彩色圖像的攝取與重現27
1.4 兼容制彩色電視制式概述29
1.4.1 色度信號的編碼傳輸29
1.4.2 彩色電視信號的頻帶壓縮30
1.4.3 NTSC制33
1.4.4 PAL制34
1.4.5 SECAM制35
1.4.6 現行彩色電視制式的缺陷36
思考題37
第2章 數字電視基礎
2.1 數字電視和高清晰度電視38
2.2 數字電視系統(tǒng)組成40
2.3 數字電視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41
2.3.1 數字電視的信源編/解碼41
2.3.2 數字電視的傳送復用41
2.3.3 信道編/解碼及調制解調41
2.3.4 軟件平臺——中間件42
2.3.5 條件接收42
2.3.6 大屏幕顯示42
2.4 電視信號的數字化43
2.4.1 PCM調制43
2.4.2 全信號和分量信號編碼44
思考題45
第3章 視頻數據壓縮編碼
3.1 基本原理46
3.1.1 視頻壓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46
3.1.2 視頻數據壓縮方法的分類48
3.2 熵編碼49
3.3 預測編碼55
3.3.1 DPCM預測編碼55
3.3.2 運動估值和運動補償預測編碼57
3.4 變換編碼62
思考題68
第4章 數字電視傳輸技術
4.1 數字電視信號的基帶處理69
4.1.1 選擇適合信道傳輸的碼型69
4.1.2 使用偽隨機序列進行擾碼71
4.2 數字電視信號的糾錯編碼72
4.2.1 差錯控制方式72
4.2.2 差錯種類73
4.2.3 RS碼73
4.2.4 交織技術73
4.2.5 卷積編碼74
4.2.6 TCM格狀編碼調制76
4.2.7 Turbo碼77
4.3 數字電視傳輸系統(tǒng)79
4.4 數字電視衛(wèi)星傳輸系統(tǒng)81
4.4.1 衛(wèi)星電視廣播的基本規(guī)定81
4.4.2 數字衛(wèi)星電視廣播系統(tǒng)的組成84
4.5 數字電視有線傳輸系統(tǒng)86
4.5.1 系統(tǒng)基本組成86
4.5.2 光纖傳輸89
4.5.3 數字有線電視傳輸系統(tǒng)93
4.6 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傳輸系統(tǒng)94
4.6.1 COFDM調制方案94
4.6.2 殘留邊帶(VSB)調制方案95
思考題96
第5章 數字電視調制技術
5.1 數字電視信號的載波調制97
5.1.1 幅度鍵控(ASK)調制原理97
5.1.2 頻率鍵控(FSK)調制原理98
5.1.3 相位鍵控(PSK)調制原理99
5.1.4 三種基本載波調制方式的性能比較101
5.2 多進制數字調制系統(tǒng)101
5.2.1 四相移鍵控(QPSK)102
5.2.2 正交振幅調制(QAM)103
5.2.3 殘留邊帶調制(VSB)105
5.3 世界主要數字電視標準106
5.3.1 ATSC標準106
5.3.2 DVB標準107
思考題109
第6章 數字音頻技術
6.1 模擬電視的數字音頻技術110
6.2 數字音頻壓縮編碼技術111
6.2.1 音頻信號的特點112
6.2.2 音頻信號的數字化112
6.2.3 音頻壓縮的基本依據113
6.2.4 聲音壓縮編碼方法115
6.2.5 高保真聲音信號壓縮編碼標準117
6.3 數字音頻廣播124
6.3.1 數字音頻廣播的調制方式124
6.3.2 DAB數字音頻廣播的優(yōu)點與結構126
6.3.3 數字多媒體廣播(DMB)127
思考題130
第7章 數字電視的國際標準
7.1 國際標準概述131
7.2 H.261標準135
7.2.1 圖像格式135
7.2.2 信源編碼器137
7.2.3 信源解碼器140
7.2.4 H.263建議141
7.3 JPEG標準142
7.3.1 基于DCT的編碼器和解碼器143
7.3.2 DCT和DCT系數量化143
7.3.3 熵編碼器144
7.3.4 數據交換格式144
7.4 MPEG標準145
7.4.1 MPEG1標準146
7.4.2 MPEC2標準151
7.4.3 MPEC4標準159
思考題162
第8章 機頂盒與數字電視的條件接收
8.1 機頂盒的分類及功能163
8.2 數字電視機頂盒的組成及關鍵技術165
8.2.1 數字電視機頂盒的組成165
8.2.2 數字電視機頂盒的關鍵技術167
8.2.3 中間件170
8.3 數字電視的條件接收171
8.3.1 CA技術的發(fā)展歷程和系統(tǒng)特點171
8.3.2 CA系統(tǒng)的組成及工作原理172
8.3.3 同密和多密模式180
8.3.4 MPEG2以及DVB標準中有關CA的規(guī)定183
思考題184
第9章 數字電視應用技術
9.1 交互式數字電視185
9.1.1 交互電視的特點185
9.1.2 交互電視系統(tǒng)的結構186
9.1.3 交互電視的關鍵技術188
9.2 視頻點播(VOD)193
9.2.1 VOD系統(tǒng)構成與信號流程193
9.2.2 HFC視頻點播系統(tǒng)194
9.2.3 基于以太網的VOD系統(tǒng)197
9.2.4 基于多種網絡的VOD系統(tǒng)197
9.2.5 基于ADSL的VOD系統(tǒng)199
9.3 數字會議電視200
9.3.1 會議電視系統(tǒng)的分類200
9.3.2 會議電視系統(tǒng)關鍵技術201
9.3.3 會議電視系統(tǒng)的組成203
9.3.4 會議電視的國際標準205
9.3.5 基于MPEG2標準的會議電視205
9.3.6 基于遠程教育的會議電視系統(tǒng)206
9.3.7 H.320會議電視系統(tǒng)208
9.4 數字電視電話系統(tǒng)208
9.4.1 靜止圖像可視電話系統(tǒng)209
9.4.2 數字電視電話系統(tǒng)210
9.5 多媒體電視211
9.5.1 多媒體技術211
9.5.2 多媒體電視技術概述213
9.6 數字電視的數據廣播213
9.6.1 互聯網數據廣播214
9.6.2 衛(wèi)星數字電視的數據廣播214
9.6.3 地面數字電視的數據廣播215
9.6.4 有線數字電視的數據廣播215
9.6.5 圖文電視業(yè)務217
思考題220
第10章 大屏幕顯示技術
10.1 CRT顯示器221
10.1.1 CRT顯示器工作原理221
10.1.2 CRT顯示器的主要技術指標222
10.2 液晶顯示器223
10.2.1 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223
10.2.2 液晶顯示器的技術指標225
10.2.3 液晶顯示器的新技術226
10.2.4 國際技術水平和現狀227
10.2.5 TFTLCD的主要特點228
10.3 等離子體顯示器230
10.3.1 三電極表面放電型彩色ACPDP的結構及工作原理231
10.3.2 多灰度級顯示的實現方法232
10.3.3 驅動方法233
10.3.4 動態(tài)假輪廓及其形成機理233
10.3.5 抑制動態(tài)假輪廓的措施235
10.3.6 PDP技術的發(fā)展方向236
10.4 投影式顯示237
10.4.1 數字式光處理(DLP)顯示技術237
10.4.2 硅基液晶(LCOS)顯示技術238
10.4.3 DILA顯示技術239
思考題24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