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藥學中藥現(xiàn)代化研究的化學法導論

中藥現(xiàn)代化研究的化學法導論

中藥現(xiàn)代化研究的化學法導論

定 價:¥64.00

作 者: 陳耀祖編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藥學

ISBN: 9787030101198 出版時間: 2003-12-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 頁數: 489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闡述中藥現(xiàn)代化研究中的各種化學方法,其特點是既介紹了經典分離和分析方法的原理及應用,也介紹了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并提供了它們在天然產物活性成分結構測定中的具體應用實例。全書共十三章,全面介紹了中藥現(xiàn)代化研究中的化學方法和各類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重點介紹了色譜法、紫外光譜法、紅外光譜法、質譜法、核磁共振法、HPLC/NMR、毛細管電泳法等方法在中藥現(xiàn)代化研究中的應用;最后介紹了方劑藥物代謝動力學的分析方法和中藥質量控制方法。本書內容全面、新穎,具有先進性、實用性和系統(tǒng)性,對我國從事藥物分析和中藥研究、開發(fā)、生產的人員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陳耀祖院士(1927~2000),浙江大學和蘭州大學教授,著名的有機化學和化學教育家,中國有機分析化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博采眾常,獨辟新徑,為我國有機化學,特別是有機分析化學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由他主編出版的《半微量有機分析》、《近代有機定量分析》、《有機微量定量分析》、《有機分析》和《有機質譜原理與應用》五部專著,被學術界譽為有機分析學科中的經典之作。TOP目錄 序言前言第一章 緒論1.1 中藥現(xiàn)代化的意義和必要性1.2 中藥現(xiàn)代化的目標1.3 實現(xiàn)中藥現(xiàn)代化的策略1.4 中藥現(xiàn)代化與化學參考文獻第二章 提取和分離方法2.1 引言2.2 中草藥的提取和初步分離2.3 色譜分離方法參考文獻第三章 各類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3.1 引言3.2 生物堿的提取分離3.3 糖苷的提取分離3.4 黃酮、蒽醌、苯丙素酚類和鞣質的提取分離3.5 萜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3.6 糖類的分離參考文獻第四章 色譜法(Ⅰ)4.1 概述4.2 色譜理論基礎4.3 氣相色譜法4.4 薄層色譜法和紙色譜法4.5 中草藥和中成藥的成分分析參考文獻第五章 色譜法(Ⅱ)5.1 液相色譜的熱力學過程5.2 液相色譜固定相和流動相5.3 微滲析——HPLC方法5.4 液相色譜在中藥分析中的應用5.5 生物色譜應用于中藥活性成分的篩選和分離分析參考文獻第六章 紫外光譜法6.1 概述6.2 紫外光譜原理及分析方法6.3 定量分析參考文獻第七章 紅外光譜法7.1 引言7.2 基本原理7.3 儀器7.4 實驗技術7.5 各種官能團的特征吸收7.6 應用參考文獻第八章 質譜法8.1 引言8.2 有機質譜儀器8.3 質譜裂解機制8.4 MS/MS法8.5 應用示例第九章 核磁共振法9.1 引言9.2 核磁共振儀9.3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9.4 化學位移9.5 自旋-自旋偶合9.6 自旋體系9.7 核磁共振氫譜9.8 核磁共振碳譜9.9 核磁共振二維譜9.10 應用示例參考文獻第十章 核磁共振波譜與其他色譜及提取分離方法聯(lián)用技術10.1 引言10.2 HPLC-NMR原理10.3 HPLC-NMR操作技術類型10.4 用于天然產物化學成分分析實例10.5 SFE-NMR10.6 SFC-NMR超臨界色譜——核磁共振聯(lián)用簡介10.7 凝膠滲透色譜——核磁共振(GPC-NMR)聯(lián)用技術簡價10.8 氣相色譜——核磁共振(GC-NMR)聯(lián)用技術簡介10.9 毛細管電泳——核磁共振(CE-NMR)聯(lián)用參考文獻第十一章 毛細管電泳法11.l 引言11.2 原理11.3 儀器11.4 應用實例參考文獻第十二章 方劑藥物代謝動力學的分析方法12.1 引言12.2 中藥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中的樣品預處理12.3 中藥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的分析方法各論12.4 中藥單體成分藥物代謝動力學分析方法12.5 方藥研究12.6 評價與展望參考文獻第十三章 中藥質量控制方法13.1 樣品的前處理及提取凈化方法13.2 中藥材質量控制方法13.3 中藥制劑質量控制方法13.4 中藥新藥質量標準用對照品研究的技術要求13.5 中藥新藥質量穩(wěn)定性研究的技術要求13.6 中藥分析方法實驗認證參考文獻 TOP 其它信息 裝幀:精裝頁數:489 開本:16正文語種:中文

圖書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1.1 中藥現(xiàn)代化的意義和必要性
1.2 中藥現(xiàn)代化的目標
1.3 實現(xiàn)中藥現(xiàn)代化的策略
1.4 中藥現(xiàn)代化與化學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提取和分離方法
2.1 引言
2.2 中草藥的提取和初步分離
2.3 色譜分離方法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各類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
3.1 引言
3.2 生物堿的提取分離
3.3 糖苷的提取分離
3.4 黃酮、蒽醌、苯丙素酚類和鞣質的提取分離
3.5 萜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
3.6 糖類的分離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色譜法(Ⅰ)
4.1 概述
4.2 色譜理論基礎
4.3 氣相色譜法
4.4 薄層色譜法和紙色譜法
4.5 中草藥和中成藥的成分分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色譜法(Ⅱ)
5.1 液相色譜的熱力學過程
5.2 液相色譜固定相和流動相
5.3 微滲析——HPLC方法
5.4 液相色譜在中藥分析中的應用
5.5 生物色譜應用于中藥活性成分的篩選和分離分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紫外光譜法
6.1 概述
6.2 紫外光譜原理及分析方法
6.3 定量分析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紅外光譜法
7.1 引言
7.2 基本原理
7.3 儀器
7.4 實驗技術
7.5 各種官能團的特征吸收
7.6 應用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質譜法
8.1 引言
8.2 有機質譜儀器
8.3 質譜裂解機制
8.4 MS/MS法
8.5 應用示例
第九章 核磁共振法
9.1 引言
9.2 核磁共振儀
9.3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9.4 化學位移
9.5 自旋-自旋偶合
9.6 自旋體系
9.7 核磁共振氫譜
9.8 核磁共振碳譜
9.9 核磁共振二維譜
9.1 應用示例
參考文獻
第十章 核磁共振波譜與其他色譜及提取分離方法聯(lián)用技術
1.1 引言
1.2 HPLC-NMR原理
1.3 HPLC-NMR操作技術類型
1.4 用于天然產物化學成分分析實例
1.5 SFE-NMR
1.6 SFC-NMR超臨界色譜——核磁共振聯(lián)用簡介
1.7 凝膠滲透色譜——核磁共振(GPC-NMR)聯(lián)用技術簡價
1.8 氣相色譜——核磁共振(GC-NMR)聯(lián)用技術簡介
1.9 毛細管電泳——核磁共振(CE-NMR)聯(lián)用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毛細管電泳法
11.l 引言
11.2 原理
11.3 儀器
11.4 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方劑藥物代謝動力學的分析方法
12.1 引言
12.2 中藥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中的樣品預處理
12.3 中藥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的分析方法各論
12.4 中藥單體成分藥物代謝動力學分析方法
12.5 方藥研究
12.6 評價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中藥質量控制方法
13.1 樣品的前處理及提取凈化方法
13.2 中藥材質量控制方法
13.3 中藥制劑質量控制方法
13.4 中藥新藥質量標準用對照品研究的技術要求
13.5 中藥新藥質量穩(wěn)定性研究的技術要求
13.6 中藥分析方法實驗認證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