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重心放在文化研究對科學主義的主要挑戰(zhàn)上,以期讀者能夠擺脫無所不在的科學主義霸權,重新思考知識之性質為何,產生繼續(xù)探究之興趣,進而深思當代社會科學與政治知識的意義。各章均采用強迫對話的方式,針對具體的研究議程,鋪陳迥異的研究設問與方法論,既引介來自文化研究界對于社會科學主義的檢討,也探究文化研究者對于社會科學知識如何另辟蹊徑。作者在本書各章的論述中,出入中外各家,在略帶后現(xiàn)代主義的文風中,表現(xiàn)出作者的慧識和獨到探索,值得不同學科背景的讀者細讀。 作者石之瑜教授將他近年來在各地講學所撰寫的論文,匯集成為本書。 本書在五編共十章的論述中,涉及的課題至為廣泛,但是全書各章都環(huán)繞著一個主題:對當代社會科學研究中具有主流論述地位的科學主義之批判與反省。作者在本書各章通過對于科學主義研究方法論及其實踐的批判,企圖解構以科學主義為基礎的主流論述及其霸權結構,強調文化研究在當代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從而喚醒社會科學工作者對于“他者”的平等對待,以及對于弱者(如少數(shù)民族)的關懷之情。作者在本書各章的論述中,出入中外各家,在略帶后現(xiàn)代主義的文風之中,處處顯示他對于科學主義的不滿,也流露出他的悲天憫人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