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邏輯學(論理學)邏輯研究(修訂本第2卷第2部分)

邏輯研究(修訂本第2卷第2部分)

邏輯研究(修訂本第2卷第2部分)

定 價:¥30.00

作 者: (德)埃德蒙德·胡塞爾、烏爾蘇拉·潘策爾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叢編項: 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
標 簽: 邏輯學

ISBN: 9787532739257 出版時間: 2006-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 432頁 字數:  

內容簡介

  《邏輯研究》被公認為當代哲學最重要的“突破性”著作。它的影響不僅規(guī)定了當代許多著名哲學家的思維方向,而且遠遠超出了哲學領域?!哆壿嬔芯俊返牡诙碛闪椦芯拷M成。第六研究單獨構成該卷的第二部分。胡塞爾本人以及后面的研究者都最為關注此項研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此項研究(尤其是其中的第五、六章)已經切入了存在問題。同時它也為從現象學上澄清邏輯明見性以及在價值論領域和實踐領域的明見性開辟了道路。《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選收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界各主要流派影響較大的著作。通過有選擇的譯介,旨在增進文化積累,拓展學術視野,豐富研究課題,為了解和研討現代西方哲學提供系統(tǒng)而完整的第一手資料,以利于我國理論界、學術界深化對西方文化的借鑒和批判。

作者簡介

  埃德蒙德·胡塞爾(EdmundHusserl,1859——1938),德國猶太人,著名哲學家和現象學的奠基人。1859年生于普羅斯尼茨,1876年畢業(yè)于奧爾繆茲城的德國公學,以后在萊比錫、柏林、維也納等大學先后學習過物理學、天文學、數學。他十分注重尋找他所學習的任何一門學科的根據。為此,他從天文學轉向數學,又從數學轉向邏輯學,最后確定效力于哲學。胡塞爾生前發(fā)表的主要著作有《算術哲學》(1891)、《邏輯研究》(二卷,1900-1901)、《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第一卷)》(1913)以及《歐洲科學的危機和先驗現象學》的一部分(1936)。

圖書目錄

第二版前言
第六研究現象學的認識啟蒙之要素
引論
第一篇
客體化的意向與充實。認識作為充實的
綜合以及綜合的各個階段
第一章 含義意向與含義充實
第1節(jié) 是所有行為種類都能夠作為含義載者起作用,還是只有某些行為種類可以作為含義載者起作用
第2節(jié) 所有行為的可被表達性并不是決定性的。關于一個行為的表達之說法的兩種含義
第3節(jié) 關于對一個行為的表達之話語的第三種意義。對我們的課題的闡述
第4節(jié) 對一個感知的表達(“感知判斷”)。它的含義不可能存在于這個感知之中,而必定存在于本己的表達性行為之中
第5節(jié) 續(xù)論:感知作為規(guī)定著含義、但不蘊涵含義的行為
第6節(jié) 在表達著的思想與被表達的直觀之間的靜態(tài)統(tǒng)一。認識
第7節(jié) 認識作為行為特征與“語詞的普遍性”
第8節(jié) 在表達和被表達的直觀之間的動態(tài)統(tǒng)一。充實意識與認同意識
第9節(jié) 充實統(tǒng)一以內和以外的不同意向特征
第10節(jié) 充實體驗的更全面種類。直觀作為需要充實的意向
第11節(jié) 失實與爭執(zhí)。區(qū)分的綜合
第12節(jié) 總體的和局部的認同與區(qū)分作為謂語的和限定的表達形式的共同現象學基礎
第二章 對客體化意向以及它們通過充實綜合的區(qū)別而形成的本質變種的問接特征描述
第13節(jié) 認識的綜合作為對客體化行為而言具有特征性的充實形式
第14節(jié) 通過充實的特性區(qū)分符號意向與直觀意向;對這種區(qū)分的現象學的特征描述
a)符號、圖像與自身展示
b)對象的感知性映射與想像性映射
第15節(jié) 含義功能之外的符號意向
第三章 認識階段的現象學
第16節(jié) 單純的認同與充實
第17節(jié) 關于充實與直觀化的關系問題
第18節(jié) 間接充實的階段序列。間接表象
第19節(jié) 對間接表象與表象的表象之區(qū)分
第20節(jié) 每一個充實之中的真正直觀化。本真的與非本真的直觀化
第21節(jié) 表象的“充盈”
第22節(jié) 充盈與“直觀內涵”
第23節(jié) 在同一個行為的直觀內涵與符號內涵之間的比重關系。純粹直觀
行為與純粹符號行為。感知內容與圖像內容,純粹感知與純粹想像。充盈的程度劃分
第24節(jié) 充實的上升序列
第25節(jié) 充盈與意向質料
第26節(jié) 續(xù)論:代現或立義。質料作為立義意義、立義形式和被立義的內容。對直觀立義與符號立義的區(qū)分性特征描述
第27節(jié) 代現作為在所有行為中的必然表象基礎。對有關意識與一個對象的不同聯系方式之說法的最終澄清
第28節(jié) 意向本質與充實的意義。認識本質。種類直觀
第29節(jié) 完整的直觀與疏漏的直觀。合適的和客觀完整的直觀化。實質
第四章 相容性與不相容性
第30節(jié) 從觀念上將含義區(qū)分為可能(實在)含義與不可能(想像)含義
第31節(jié) 協調性或相容性作為一個在內容一般之最寬泛領域中的觀念狀況。作為含義的“概念”之協調性
第32節(jié) 內容的不協調性(爭執(zhí))之一般
第33節(jié) 爭執(zhí)如何也能為合一性奠基。協調性與爭執(zhí)之說法的相對性
第34節(jié) 若干公理
第35節(jié) 作為含義的概念之不協調性
第五章 相即性的理想。明見與真理
第36節(jié) 引論
第37節(jié) 感知的充實功能。最終充實的理想
第38節(jié) 在充實功能中的設定行為。在松散的和嚴格的意義上的明見性
第39節(jié) 明見與真理
第二篇
感性與知性
第六章 感性直觀與范疇直觀
第40節(jié) 范疇意指形式的充實問題和對此問題之解決的一個指導思想
第41節(jié) 續(xù)論:對事例領域的擴展
第42節(jié) 在客體化行為的總體領域中感性 材料與范疇形式的區(qū)別
第43節(jié) 范疇形式的客觀相關項不是“實在”因素
第44節(jié) 存在概念以及其他范疇的起源不處在內感知的區(qū)域之中
第45節(jié) 對直觀概念的擴展,尤其是對感知和想像概念的擴展。感性直觀與范疇直觀
第46節(jié) 對感性感知與范疇感知之間區(qū)別的現象學分析
第47節(jié) 續(xù)論:將感性感知描述為“素樸”感知
第48節(jié) 將范疇行為的特征描述為被奠基行為
第49節(jié) 關于稱謂構形的附論
第50節(jié) 在范疇理解中,但不是在稱謂功能中的感性形式
第51節(jié) 集合與分離
第52節(jié) 在普遍直觀中構造的普遍對象
第七章 關于范疇代現的研究
第53節(jié) 向第一篇的各項研究的回溯
第54節(jié) 關于范疇形式的被代現者的問題
第55節(jié) 那種認為有本己的范疇的被代現者的論據
第56節(jié) 續(xù)論:聯結行為的心理紐帶與相應客體的范疇統(tǒng)一
第57節(jié) 奠基性直觀的被代現者并不通過綜合形式的被代現者而得到直接的聯結
第58節(jié) 這兩個區(qū)別的關系:外感官與內感官以及范疇官能
第八章 本真思維與非本真思維的先天規(guī)律
第59節(jié) 向越來越新的形式之合并。可能直觀的純粹形式學說
第60節(jié) 質料與形式的相對區(qū)別或功能區(qū)別。純粹的知性行為和混有感性的知性行為。感性的概念與范疇
第61節(jié) 范疇的構形不是對對象的實在重構
第62節(jié) 在范疇構形中在先被給予的材料之自由以及這種自由的局限:純粹范疇規(guī)律(“本真思維”的規(guī)律)
第63節(jié) 符號行為和混有符號的行為的新有效性規(guī)律(非本真思維的規(guī)律)
第64節(jié) 純粹邏輯一語法規(guī)律不僅僅是人類理智的規(guī)律,而且是每一個理智一
般的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在不相即思維方面的心理學含義以及規(guī)范性功能
第65節(jié) 邏輯之物實在含義的悖謬問題
第66節(jié) 對在“直觀”與“思維”之通常對置中被混淆的幾個最重要的區(qū)別之劃分
第三篇
對引導性問題的澄清
第九章 非客體化行為作為虛假的含義充實
第67節(jié) 并非每一個意指都包含著一個認識
第68節(jié) 關于對那些被用來表達非客體化行為的特別語法形式的爭執(zhí)
第69節(jié) 贊成和反對亞里士多德觀點的論據
第70節(jié) 決斷
附錄 外感知與內感知。物理現象與心理現象
第1節(jié) 通俗的和傳統(tǒng)哲學的外感知與內感知概念
第2節(jié) 和第3節(jié) 對傳統(tǒng)區(qū)分進行深化的現象學的動機和心理學動機;布倫塔諾的觀點
第4節(jié) 批評。在對外感知與內感知概念的通常理解中,它們都具有同一個認識論特征;感知與闡釋
第5節(jié) 顯現這個術語的歧義性
第6節(jié) 因此而混淆在認識論上無關緊要的外、內感知之對立與在認識論上根本性的相即、不相即感知之對立
第7節(jié) 這個爭論不是語詞爭論
第8節(jié) 對“現象”的兩個根本不同劃分的混淆。“物理”內容不僅“現象地”存在,而且也“現實地”存在
作者本人告示
概念譯名索引(德一漢)
概念譯名索引(漢一德)
人名譯名索引
書名譯名索引
譯后記
《邏輯研究》中譯本修訂版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