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中國政治中國古代文人人生方式與詩學特色

中國古代文人人生方式與詩學特色

中國古代文人人生方式與詩學特色

定 價:¥58.00

作 者: 戴武軍
出版社: 廣東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清以前政治

ISBN: 9787218050829 出版時間: 2006-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9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文人的人生活動史和文學作品、文學理論為主要研究對象,運用中國哲學的理性穿透力和思辨智性,將嚴密的邏輯論證和嚴謹?shù)目甲C結合起來.試圖找到中國文人的超脫方式和垮學精神的精義,“知人淪世”從歷代傳記史料,文學作晶及哲學論著中.抽繹出中國詩學精神的鮮明個性,并理出中國文人超脫方式和詩學特色的承傳關系.筆者透過中國傳境人生哲學,中國占代文學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文學史上的悲苦憂愁的層云,指出中國文人的人生超脫方式和終極人生價值保障體系是“樂”——逸樂或心樂。

作者簡介

  戴武軍,1963年生,文學博士,副教授、主任記者。師從著名的文史研究專家楊明照先生研習中國文學批評史。1996年10月至2000年9月,在廣州日報社任主任記者。2000年9月至今,在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從事科研教學工作。在《文學遺產》、《社會科學戰(zhàn)線》、《中國韻文學刊》、《紅樓夢學刊》等發(fā)表學術論文20多篇,20余萬字。

圖書目錄

緒論
上篇 中國文人與中國詩學中的“樂”
第一章 中國文人與中國詩學中“樂”的源流
一、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二、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三、樂彼之園,爰有樹檀
四、逍遙有無,至樂無樂
五、忘懷附罔象,交樂盈胸襟
六、儒、佛、道,順時適人各有其樂
七、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八、凌大波而流風兮,托彭成之所居
九、表哲人之奇節(jié),訴真宰之茫茫
第二章 惶恐與痛苦靈魂的艱難跋涉
一、以六經為蕪穢,以仁義為臭腐
二、為此令人多悲悒,君當縱意自熙怡
三、伊茲事之可樂,固圣賢之所欽
第三章 “縱欲為歡”的逸樂
一、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
二、崇生生之厚,耽逸豫之樂
三、悅懌猶今辰,計校在一時
四、荒恣于色,體為之敝
五、采藥石不遠千里,我卒當以樂死
六、置酒坐飛閣,逍遙臨華池
七、扣舷忘日暮,卒歲以為娛
八、瞻仰景山松,可以慰吾情
第四章 皈依山水田園的“心樂”
一、樂之為禮,以心為主
二、不憂不喜,斯為尊樂
三、琴詩自樂,遠游可珍
四、得意在丘中,安事愚與智
五、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
六、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七、有風自南,冀彼新苗
八、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九、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十、聞多素心人,樂與數(shù)晨夕
第五章 “樂”的終極價值產生的內因
一、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復何憂?
二、聞道而樂,有德者也
三、至德內充,何往不通
四、樂只君子,德音是茂
……
下篇 中國文人與中國詩學中的“情”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