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電子政務概述 1
1.1 電子政務的基本概念 1
1.1.1 電子政務的內涵 2
1.1.2 電子政務的特點 2
1.1.3 電子政務及其相關概念辨析 4
1.1.4 理解和把握電子政務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5
1.2 電子政務的動因 6
1.2.1 建設高效的政府 7
1.2.2 信息化、民主化的需求與發(fā)展趨勢 7
1.2.3 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普及 8
1.3 電子政務的基本內容及其應用 8
1.3.1 電子政務的基本內容 8
1.3.2 電子政務的主要模式 9
1.3.3 發(fā)展電子政務的基本原則 13
1.3.4 電子政務的實現方式 14
1.4 實施電子政務的戰(zhàn)略意義 17
1.4.1 實施電子政務的功能 17
1.4.2 實施電子政務的效益 19
1.5 電子政務實施 2l
1.5.1 電子政務的實施階段 22
1.5.2 實施電子政務應注意的問題 23
1.6 思考題與習題 26
第2章 國外電子政務的發(fā)展 27
2.1 國外電子政務發(fā)展的特點 27
2.1.1 國外電子政務發(fā)展的階段 27
2.1.2 國外電子政務發(fā)展的基本特征 28
2.1.3 國外電子政務發(fā)展所面臨的技術難題 29
2.2 部分國家電子政務的發(fā)展狀況 30
2.2.1 美國 30
2.2.2 加拿大 35
2.2.3 新加坡 37
2.2.4 英國 39
2.2.5 韓國 4l
2.2.6 日本 43
2.3 美、英等國電子政務和政府信息化建設的特點 45
2.4 未來全球電子政務發(fā)展的趨勢 48
2.5 思考題與習題 49
第3章 中國電子政務的發(fā)展 50
3.1 發(fā)展我國電子政務的背景和意義 50
3.1.1 發(fā)展我國電子政務的背景 50
3.1.2 我國建沒電子政務的意義 51
3.2 我國電子政務的發(fā)展歷程 52
3.2.1 辦公自動化 53
3.2.2 三金工程 54
3.2.3 政府上網工程 55
3.2.4 三網——庫 55
3.3 我國電于政務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56
3.4 我國電子政務的主要任務 57
3.5 我國電子政務發(fā)展的現狀分析 59
3.5.1 我國電子政務的主要成就 59
3.5.2 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存在的問題 61
3.5.3 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對策 66
3.6 我國電子政務系統的案例分析 70
3.6.1 北京市的電子政務系統建設 70
3.6.2 上海市的電子政務系統建設 74
3.6.3 網上招標管理系統 80
3.6.4 工商行政管理系統 81
3.6.5 電子稅務管理系統 83
3.6.6 社保管理系統 84
3.6.7 人事管理系統 85
3.7 思考題與習題 88
第4章 電子政務與政府創(chuàng)新 89
4.1 電子政務對政府管理的新要求 89
4.1.1 電子政務與傳統政務的區(qū)別 89
4.1.2 電子政務對政府管理的影響 91
4.2 政府創(chuàng)新 93
4.2.1 政府創(chuàng)新的含義 94
4.2.2 轉軌時期我國政府的職能 97
4.2.3 行政改革的幾個趨勢 98
4.3 電子政務與政府創(chuàng)新的關系 100
4.3.1 實施電子政務是推動政府創(chuàng)新的關鍵 100
4.3.2 實施電子政務是政府創(chuàng)新的重要方面 101
4.3.3 政府創(chuàng)新是電子政務順利實施的條件和保證 102
4.3.4 我國的政府創(chuàng)新 103
4.3.5 參考案例:美國政府創(chuàng)新 108
4.4 政務流程的優(yōu)化與再造 110
4.4.1 傳統職能管理模式遭遇挑戰(zhàn) 110
4.4.2政務流程優(yōu)化與再造的含義 110
4.4.3 政務流程優(yōu)化與再造的基本思想和原則 114
4.4.4 政務流程優(yōu)化與再造的基本步驟 115
4.4.5 流程規(guī)范、再造的案例 118
4.5 思考題與習題 123
第5章 電子政務與數字鴻溝 125
5.1 對數字鴻溝的一般分析 125
5.1.1 數字鴻溝的含義 125
5.1.2 數字鴻溝的成因 127
5.1.3 數字鴻溝的評估 128
5.1.4 對數字鴻溝的發(fā)展預期 129
5.2 全球數字鴻溝的發(fā)展狀況 130
5.2.1 國際間數字鴻溝總體狀況 130
5.2.2 部分國家數字鴻溝狀況 132
5.3 中國的數字鴻溝問題 134
5.3.1 中國與世界之間的數字鴻溝 134
5.3.2 中國地區(qū)間的數字鴻溝 137
5.3.3 中國城鄉(xiāng)間的數字鴻溝 141
5.3.4 中國個人間的數字鴻溝 142
5.4 應對數字鴻溝的策略 143
5.4.1 國外解決數字鴻溝問題的策略 143
5.4.2 我國各級政府應對數字鴻溝的策略 146
5.5 思考題與習題 152
第6章 電子政務的技術基礎 153
6.1 電子政務的技術構成 153
6.1.1 操作系統 153
6.1.2 服務器 157
6.1.3 客戶端 160
6.2 網絡與通信技術 163
6.2.1 網絡概述 164
6.2.2 網絡的構成與網絡的類型 166
6.2.3 局域網 169
6.2.4 廣域網 175
6.3 數據庫技術與應用 178
6.3.1 政府信息資源庫概述 178
6.3.2數據庫概述 179
6.3.3 數據倉庫技術 181
6.3.4 數據挖掘技術 182
6.3.5 辦公自動化技術 183
6.4 思考題與習題 185
第7章 電子政務的安全問題 186
7.1 電子政務安全問題 186
7.1.1 電子政務的安全所面臨的威脅 186
7.1.2 電子政務的安全需求 187
7.1.3 電子政務安全的重要性 188
7.2 電子政務安全策略與措施 188
7.2.1 安全策略 189
7.2.2安全措施 189
7.3 電子政務的安全管理 191
7.3.1 技術安全管理 191
7.3.2 場地設施安全管理 198
7.4 電子政務安全及其核心技術 200
7.4.1 虛擬專用網技術 201
7.4.2 防火墻技術 206
7.4.3 病毒防范措施 210
7.4.4 綜合網絡安全體系 211
7.4.5 加密技術 212
7.4.6 公鑰基礎設施 221
7.4.7 網絡安全檢測監(jiān)控技術 223
7.5 思考題與習題 228
第8章 電子政務應用系統的規(guī)劃與實施 229
8.1 電子政務系統規(guī)劃 229
8.1.1 電子政務規(guī)劃的基本概念 229
8.1.2 電子政務規(guī)劃的基本規(guī)則 230
8.2 電子蟻務糸統的設計 234
8.2.1 電子政務系統的需求分析 235
8.2.2 電子政務系統的總體設計 239
8.3 網絡應用系統的開發(fā)模式 241
8.3.1 網絡應用系統的含義 241
8.3.2 網絡應用系統的開發(fā)模式 241
8.3.3 網絡應用系統的開發(fā)環(huán)境 242
8.4 網絡應用系統的集成 243
8.4.1 系統集成的含義 244
8.4.2 系統集成的具體工作 244
8.4.3 系統集成的優(yōu)點 245
8.4.4 系統集成商的類型 246
8.5 內部開發(fā)和外包 246
8.6 電子政務系統的實施管理 249
8.6.1 電子政務應用系統項目管理 249
8.6.2 電子政務應用系統開發(fā)人員匹配 249
8.6.3 事后審計 250
8.7 思考題和習題 251
第9章 政府機關網站的建設 252
9.1 政府網絡系統設計 252
9.1.1 需求分析 253
9.1.2 網絡總體設計 255
9.1.3 網絡詳細設計 256
9.2 政府網站系統平臺設置 256
9.2.1 網絡操作系統的主要特點 257
9.2.2 Windows 2000 Server簡介 262
9.2.3 UNIX操作系統的網絡功能 263
9.3 政府網址和IP地址 264
9.3.1 申請IP地址 264
9.3.2 獲取域名 264
9.4 政府網站的建設 266
9.4.1 網站的建立 267
9.4.2 網站的主題和內容 268
9.4.3 網站的組織 269
9.4.4 網站的風格 270
9.4.5 網站的管理和站點維護 270
9.5 政府網頁的設計 278
9.5.1 網頁的版面設計 278
9.5.2 網頁的制作工具 279
9.5.3 網頁的開設欄目 280
9.5.4 網頁的優(yōu)化 281
9.5.5 主頁的測試和主頁的宣傳 283
9.6 FrontPage2002的應用 284
9.6.1 FrontPage2002簡介 284
9.6.2 FrontPage 2002界面介紹 286
9.6.3 FrontPage 2002的基本操作 286
9.7 思考題與習題 294
附錄 常用網址參考 295
主要參考文獻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