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學會認字之前,小孩子對數字就非常感興趣。起初,數字就像文字符號一樣,沒有任何意義。然后滿滿地,數字的魔力會逐漸深植于腦海中。會數數兒并不只是把數字背出來,而是要能夠數東西,把數出來的數字與它所代表的數量聯在一起,大人們往往會忘記,數字與顏色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數字沒有顏色的視覺具象,甚至可以說是抽象的。在啟蒙的關鍵時刻,孩子必須超越原來的“1,2,還有很多很多”,而發(fā)展為“1,2,3,4……”然后才能進一步了解到“3只熊,3個碗,3個湯匙”有一個共同性,他們都會扳3根手指頭,撥3個算盤珠,總之,3都是3。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不必數數,就能了解到5的意思,因為從1到5的數字都與孩子的童年經驗有關,2就是孩子的2只手;3是爸爸、媽媽和小孩;4是動物的4條腿;5是每只手傷得5根手指頭。在5之后,小孩子就沒辦法一眼算出數字來了,除非你教他一種特別歸類的方法,比如:用兩只手或兩粒股子:6就是5加1,或3加3,甚至是3乘2或2乘3。到了這個時候,小孩子直覺地接觸到算數地基礎,也就是加法、除法,和乘法的最初階段。減法是更困難的算術,因為它是失去東西或把東西拿走的過程,就好像書中的小孩在回家的路上,一個個的丟失了蘋果一樣,減法是一種反過來數數兒的學習步驟。0在數字王國中,地位特殊,它就好像是板擦,讓小朋友擦掉所有的數字,從頭再數數兒。數到10的時候,小朋友準備好再數下一組10。在低幼時期,數數兒代表著與熊寶寶分享櫻桃,小朋友就是喜歡數一數他的百寶箱中到底有幾件寶貝,1、2、3……一數再數,樂趣無窮。數數兒真的是小朋友最愛的游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