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中國經濟中國經濟奇跡:發(fā)展與活力

中國經濟奇跡:發(fā)展與活力

中國經濟奇跡:發(fā)展與活力

定 價:¥36.00

作 者: 魏杰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經濟50人論壇叢書
標 簽: 中國經濟建設與發(fā)展

ISBN: 9787801905581 出版時間: 2005-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56頁 字數:  

內容簡介

  《發(fā)展與活力》是著名經濟學家魏杰教授的演講集。魏杰教授在資本市場、國企改革、企業(yè)發(fā)展方面的研究卓有成就,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言,多年來他的“教學及研究一直圍繞著中國的改革開放而展開,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而有所進步?!痹摃?,確系改革開放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讀來很有啟發(fā)。本書前言我最早接觸經濟學,是在1972年。不過,那個時候所接觸的經濟學,實際上是政治經濟學。當時我在西安師范政教科上學,政教科主要開設了兩門課程:一個是哲學,一個是政治經濟學。開始我很喜歡哲學,但后來又非常喜歡政治經濟學。當然,那個時候還處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動亂之中,政治經濟學也帶有“文化大革命”的特色,充分體現了極“左”的內容,例如包含了大量的消滅市場、“破除資產階級法權”、“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內容。“寧要社會主義草、不要資本主義苗”的極“左”思潮貫穿于政治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之中。我記得當時能看到的有關政治經濟的書籍,除了馬克思的《資本論》,幾乎沒有別的書籍。直到1973年,我才在書店里看到了于光遠老先生主編的一本《政治經濟學》的小冊子,主要是介紹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些常識,例如有商品、貨幣等內容。到了1974年,我在書店里買到了一本徐禾先生主編的《政治經濟學概論》,這本書較為系統(tǒng)地介紹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把《資本論》一、二、三卷的內容做了框架性的介紹,可以說,這本書是我進入政治經濟學的入門向導。由上述可以看出,從1972~1974年在西安師范政教科的學習中,我只是學了一些不完整的政治經濟學的內容,而且還具有僵化和教條的特征,是具有極“左”性質的政治經濟學。1974年西安師范政教科畢業(yè)后,在工作中我仍然迷戀經濟學,而且因為工作上的方便,可以在圖書館中找到一些“文化大革命”前翻譯過來的、而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查封的一些西方經濟學家的名著,例如凱恩斯、熊彼特的一些著作,因而,我在業(yè)余時間幾乎都是在看這些書。但因為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例如上海的《學習與批判》上“梁效”的聲音是主流,我這樣一個剛剛二十出頭的小伙子,那有什么判斷力,因而我對這些書中的思想往往不知所措,我記得當時我的腦子里幾乎是有關經濟學的一鍋漿糊,好像是各種學說的半生不熟的大雜燴。我真正學習經濟學,是中國在1977年恢復高考,我考上西北大學經濟系之后。當然,因為各種原因,我的本科學習并未完成,1979年就考取了西北大學經濟學的研究生,到1982年研究生畢生。對于我未讀完本科就考取研究生,當時看來似乎是件好事,但實際上對我來說是一個遺憾,因為這并不利于為日后的研究打好學術基礎,有些事情是不宜提倡走捷徑的。但總的來說,我在西北大學的幾年學習中,還是較為扎實地學習了經濟學。當然,那時雖然已經改革開放,但經濟學教學的內容并未完全改革開放,因而骨干課程仍然是以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為主,只是批判性地介紹一些西方經濟學,所以我所系統(tǒng)學習的,仍然是政治經濟學,尤其是僅僅是以《資本論》為框架的政治經濟學。這當然無法滿足我對現實經濟問題的研究,因而研究生畢業(yè)后,工作了幾年,又只好再度求學,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的博士生??既≈袊嗣翊髮W經濟系的博士生,使我從西部的偏遠省城,進入了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這使我的學習及視野,有了轉折性的改變,因而應該說,我真正地進入經濟學界,是來北京上博士之后。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幾年中,我先是系統(tǒng)研讀了東歐國家一些經濟學家的名著,后來又系統(tǒng)地研讀了現代經濟學的理論,包括宏觀經濟學及微觀經濟學。并且在不斷的自我否定和不斷學習中,總算形成了自我判斷問題的能力,并且有了一些分析和研究現實經濟問題的方法。

作者簡介

  魏杰男,1952年生于西安市西郊的西江渡村。1974年西安師范畢業(yè)后參加工作,曾在西安市教育局及西安師范工作。1977年恢復高考后考入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1979年大學未畢業(yè)提前考取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1982年9月研究生畢業(yè)后留西北大學任教。1984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博士生,1987年畢業(yè)后留中國人民大學任教,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研究生導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經濟系主任等職。1996年06月起任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科研所所長,中國國有資產學會副會長等職。1991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特殊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現為清華大學教授。出版《宏觀經濟政策研究》等20本專著,主編的著作有10本,發(fā)表論文300余篇,曾獲得全國性大獎多次。兼任數十家企業(yè)及十幾個省市的經濟顧問15家大學的兼職教授。曾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科研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擔任全國13個省市的經濟顧問,15家大型企業(yè)經濟顧問,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學會等5家學會的副會長。魏杰教授有各種經濟專著20部出版,發(fā)表論文400余篇。曾為三九集團、長虹集團等國內一批知名企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劃、股份制改造、資產重組、上市募股等項目出謀劃策,做了大量的指導性和操作性的工作,受到政府和企業(yè)界人士的高度贊揚。魏杰教授在經濟學界是“中國經濟學四小龍”(又稱“京城四少”)之一。近20年來,他的學術思想一直領先我國經濟改革實踐,被稱為“先思一步的經濟學家”,又有“魏指點”的稱號。作為中國經濟理論界的探索者,他曾獲經濟學界最高獎——孫治方經濟科學獎。1991年被評為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相關圖書民生經濟學:“三農”與就業(yè)問題的解析21世紀初的中國經濟新一屆政府面對的經濟問題:專家的思考與建議

圖書目錄

自 序——我是改革開放的幸運兒  
第一章 關于當前就業(yè)問題的幾點逆向思考  
 一 如何正確看待當前的就業(yè)問題  
 二 宏觀經濟轉型與就業(yè)問題  
 三 產業(yè)結構調整與就業(yè)問題  
 四 收入差距與就業(yè)問題  
 五 地區(qū)差距與就業(yè)問題  
 六 社會保障制度與就業(yè)問題  
 七 政府放松控制與就業(yè)問題  
 八 非贏利機構與就業(yè)問題  
第二章 論政府與企業(yè)的關系  
 一 政府最終是為企業(yè)服務的  
 二 政府對企業(yè)的行政管理方式是備案制  
 三 不具有司法權的政府行政機構不能查封企業(yè)的財產  
 四  政府和企業(yè)是建立在法律基礎上的兩大活動主體  
 五 企業(yè)對政府有完整的法律訴訟權  
 六 政府不是對企業(yè)配置資源的主體  
 七 政府對企業(yè)提供公共產品就是良好的交易秩序  
 八 政府不能作為國有產權的代表存在  
 九 政府對企業(yè)利益的收取應以其服務狀況為準則  
 十 政府對企業(yè)的擠出效應要有必要的約束  
第三章 關于個人所得稅的幾個問題  
 一 個人所得稅的收繳體制問題  
 二 納稅人的責權利對稱性問題  
 三 個人所得稅應區(qū)別兩種不同的所得  
 四 應區(qū)別自然人所得與企業(yè)法人所得的不同  
 五 個人所得稅與收入差距的相互適應性問題  
 六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公平性問題  
第四章 中國職業(yè)經理人的問題與出路  
 一 激勵不足與缺乏約束并存  
  二 職業(yè)經理人自身存在的問題  
 三 自我修煉  
 四 構造一套職業(yè)經理人的評價體系  
 五 全方位的社會制約  
第五章 貨幣資本:路在何方  
 一 出資人為什么出了問題  
 二 出資人走出困境的路子何在  
第六章 城市化過程中農民問題的解決途徑  
 一 解決農民進城過程中外部環(huán)境的四大原則  
 二 農民在進城過程中的自我修煉  
第七章 城市化進程中的中心城市發(fā)展  
 一 區(qū)域性中心城市的發(fā)展標準  
 二 現代化區(qū)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建成本  
 三 現代化區(qū)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建模式  
 四 中心城市的新城區(qū)開發(fā)問題  
第八章 關于房地產與金融風險的幾個問題  
 一 央行對于房地產產業(yè)究竟應該實行什么樣的貨幣政策  
 二  消除權力參與分配是防范房地產泡沫引發(fā)金融風險的關鍵 
 三 加快金融體制的改革是防范房地產泡沫及其引發(fā)金融風險的根本 
 四 保證房地產市場需求的穩(wěn)定增長是防范房地產泡沫及其引發(fā)金融風險的重要內容 
 五 房地產商的自律是防范房地產泡沫及其引發(fā)金融風險的重要工作 
第九章 關于中國資本市場的幾個關鍵問題  
 一 積極穩(wěn)妥地實現國有股的流通性  
 二 選擇構建股票體制的科學原則  
 三 應最大限度地淡化股市的行政性  
 四 構建完善的股市體系  
 五 應完善國有資產進入股市的最基本條件  
第十章 論技術產業(yè)化制度  
 一 選擇良好的技術產業(yè)化模式  
 二 構建良好的技術交易市場  
 三 實行有效的科技開發(fā)政策  
 四 構建有效的技術產業(yè)化融資體系  
第十一章 關于家族企業(yè)的幾個爭論問題  
 一 家族企業(yè)的不同模式  
 二 家族企業(yè)高效發(fā)展的充分條件  
 三 決定家族企業(yè)發(fā)展的內在因素  
 四 家族企業(yè)與企業(yè)家階層  
第十二章 激活國有資本活力  
 一 國有資產管理需要一個專司機構  
 二 專司機構的社會定性問題  
 三 專司機構的責任和權力相對稱  
 四 專司機構與最終所有者的關系  
 五 尋求專司機構的合理管理模式  
 六 專司機構要充分調動兩個積極性  
 七 專司機構與減少對企業(yè)的行政干預  
 八 專司機構與國有資產的歷史使命  
第十三章 激活非公經濟資本的活力  
 一 非公經濟不是同公有經濟相對立的  
 二 非公經濟是必須要長期發(fā)展的經濟形態(tài)  
 三 充分發(fā)揮非公經濟資本的作用  
 四 真正承認非公經濟的各種合法收入  
 五 切實尊重非公經濟的各種勞動  
 六 非公經濟的所有者與經營者擁有完整的法律和社會政治地位 
 七 非公經濟要有充分的要素獲取市場  
 八 非公經濟應該擁有完整的投資經營范圍  
 九 非公經濟的發(fā)展需要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十 非公經濟需要在發(fā)展中不斷提升自我  
第十四章 企業(yè)創(chuàng)新與核心競爭力  
第十五章 企業(yè)影響政府的軌道選擇  
 一 企業(yè)應不應該影響政府  
 二 企業(yè)影響政府的兩種軌道  
 三 中國企業(yè)影響政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四 企業(yè)影響政府軌道的正確選擇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