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里,索取者和給予者同樣,都反反復復地在試探、運作、折沖、博奕,為了發(fā)現彼此而斗智斗勇!形形色色的交流和交換活動,凡能落實為交易的,無不凝聚著參與者們精力、沖動、個性、智慧、算計以及失誤。于是,仔細琢磨如何在市場里運作,或稱之為“市場邏輯”亦可,是每個企業(yè)、任何個人很值得去下的功夫。經常檢討“業(yè)務模型”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對每個市場參與者克服而不被克服都會有所幫助:市場帶來了什么機遇而我得過且過的壓力為何?市場改變了什么觀念而我的價值目標是否得重新定位?以及,在市場中實現我的價值和目標需要哪些新的技能? 這本小書乃基于作者的觀感,圍繞上述三個環(huán)節(jié)引起討論,希望它能對大家體驗、了解和領悟市場化有些幫助。確實,持續(xù)學習成了我們贏得市場“應得”的一份的必備功課。這里我想借用洛克菲勒的一段話。雖然后世對他毀譽不一,但洛氏在市場是個超級成功者,恐怕無人否認:相信也沒有人會比他說得更加直白和簡要了:“任何一個不相信自己,而且沒在市場里充分發(fā)揮自己能力的人,可以說就是向自己偷竊的人,而且在此過程中,由于他創(chuàng)造力低落,也等于是從社會偷竊。” 市場化浩浩蕩蕩,包并一切,既無可回避亦無所循形,惟有積極面對。人們縱然無法掌控潮流和風向,卻可以左右自己的航舵和風帆,在市場中努力開辟出各自亮麗的航道。即使偶有挫折和失落,也只有不斷自我調適。咱們不妨說句風涼話涼快涼,間或發(fā)些牢騷解氣解氣,或是做點評議消停消停,只要能有助于閣下回復健康平和心態(tài)的都成。但無論如何,好歹別在市場里發(fā)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