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攝影藝術電影作者與文化再現(中國電影導演譜系研尋)

電影作者與文化再現(中國電影導演譜系研尋)

電影作者與文化再現(中國電影導演譜系研尋)

定 價:¥45.00

作 者: 楊遠嬰
出版社: 中國電影出版社
叢編項: 百年中國電影研究書系
標 簽: 影視藝術

ISBN: 9787106023768 出版時間: 2005-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37 字數:  

內容簡介

  A01#本書是《百年中國電影研究書系》之一,以代際嬗變?yōu)榫€索,試圖透過譜系研尋描述不同文化背景中不同代群導演的精神氣質和求索路徑,展示不同社會條件下電影觀念形態(tài)和象征符碼不斷重塑的歷史軌跡。本叢書是電影理論界獻給中國電影100周年的一份厚禮。早在100年前,電影就開始成為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和社會影響力的文化娛樂方式,通過綜合藝術和高新技術的結合,電影向世界展示了人類創(chuàng)造文化、創(chuàng)造歷史、創(chuàng)造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張大力量。長久以來,電影被普遍譽為最有藝術生命力、文化感染力和社會影響力的文化娛樂載體。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電影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新的發(fā)展高峰,特別是自個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至今,黨和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推動電影產業(yè)改革、開放與發(fā)展的重要大舉措,出臺了一個批促進電影發(fā)展、創(chuàng)作繁榮和國際合作的優(yōu)惠政策,極大地調動了從業(yè)人員和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作者簡介

  楊遠嬰,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電影研究所副所長。 主要學術成果:《電影的自覺——新時期電影論》(1986)、《從符號學到精神分析學》(1989)、《蘇聯(lián)電影的三次革命》(1989)、《女性主義與中國女性電影》(1990)、《愛森斯坦及其蒙太奇學說》(1991)、《在電視符號的背后》(1995)、《外國電影理論文選》(1995)、《她們的聲音》(1996)、《閱讀香港電影》(1997)、《中國電影中的鄉(xiāng)土想象》(1998)、《現代性、文化批評與中國電影理論》(1999)、《華語電影十導演》(2000)、《九十年代的第五代》(2000)、《百年六代影像中國》(2001)、《WT0與中國電影》(2002)等。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電影百年與導演代群
第一章 亂世里的拓荒
  鄭正秋——社會倫理范式
  張石川——電影商業(yè)濫觴
第二章 動蕩中的抉擇
  蔡楚生:左翼風情
  孫瑜:別樣紀實
  費穆:家國憂患
  ?;。菏忻裼捌?br />第三章 歷史記憶重塑
  虔誠與審慎——水華
  置換與想象——鄭君里
  革命與回響——王蘋
  現實與再現——謝晉
第四章 時代癥候感光
  敘事嬗變:吳貽弓
  鄉(xiāng)土寫真:吳天明
  女性意識發(fā)軔:黃蜀芹
  一個斷代的象征:謝飛
第五章 從拆構到建構
  陳凱歌:影以載道
  張藝謀:形式至上
  李少紅:性別表達
  田壯壯:本體守望
第六章 從農村到城市
  生態(tài)環(huán)境:馮小剛電影、華語電影、全球化態(tài)勢
  成員結構:1995與2000
  人物典型:張元、王小帥、婁燁、路學長、賈樟柯
結語 代群的消失
  附錄一:參考書目
  附錄二:影片目錄
后記
編者說明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