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京味文學第三代:泛媒介場中的20世紀90年代北京文學

京味文學第三代:泛媒介場中的20世紀90年代北京文學

京味文學第三代:泛媒介場中的20世紀90年代北京文學

定 價:¥24.00

作 者: 王一川主編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鄉(xiāng)土文學 文學研究 北京市 當代

ISBN: 9787301106129 出版時間: 2006-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9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1982年2月中旬的一天,我第一次離開四川來到未名湖畔的北京大學讀研究生。記得初到北京的那一天剛下過一場雪,感覺有些冷,但我的心里卻懷揣著驚喜、熱望和緊張:北京,北大,我終于來了!從那時起到今天,一晃已過了23年整,我目前生命中的整整一半是屬于北京城的。 憑這一點我就算北京人或半個北京人么?算,又不算。戶口簿、身份證、工作證及其他身份證件,都在一一證實著我的北京居民身份。對那些來自五湖四海到京城求學的學子們,我尤其當然就是北京的。但這表述又能說明什么呢?我確實是北京海淀區(qū)的居民,但我又確實攜帶著北京以外的某些東西,例如我這四川人的外省籍貫、我的川腔普通話。我在北京,但又不全在;我不全在,但又在著。我可能充其量只能算北京城的外來者,或外來者眼中的北京人。是外來的北京居者,北京居者中的外來客。是又不是的北京人,不是又是的北京人。我這豈不是陷入了所謂的"認同的困窘''?我還是北京人么?或許,我不過就是一個北京的人或在北京的人罷了?你呆在北京,"混在北京",這就是了。至于是否是正宗北京人,另說。另說在很多時候不失為不是辦法的辦法。不管怎么講,要緊的是,像我這樣的在北京的人,在如今越來越充滿流動感的北京城,可謂越來越多啦!這樣說來,北京其城其人還是從前那樣子的么?還是我們印象或想象中的那般模樣么? ……

作者簡介

  王一川,四川沐川人,1959年2月生。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在四川大學、北京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先后取得文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赴牛津大學、多倫多大學和哈佛大學訪學。近年主要研究文藝美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理論。著有《意義的瞬間生成》、《語言烏托邦》、《中國現(xiàn)代卡里斯馬典型》、《修辭論美學》、《中國形象詩學》、《張藝謀神話的終結》、《漢語形象美學引論》、《中國現(xiàn)代性體驗的發(fā)生》、《文學理論》等;主編美學與文學理論教材多部。

圖書目錄

引 子
第一章 京昧文學及其演變
 一 關于京味文學
 二 京味文學的含義與特質
 三 京味文學的要素和特征
 四 京味文學的演變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泛媒介場中的京味文學第三代
 一 媒介、媒介場與京味文學
 二 泛媒介場中的京味文學第三代
 三 借影視而興的京味文學第三代
 四 京味文學第三代的新動力與新特征
 五 反思文學與媒介的關系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想象的革命——王朔與“王朔主義”
 一 想象的革命者——王朔的紅小兵身份
 二 在語言中繼續(xù)革命——王朔的成名動力及其策略
 三 新生存方式的表征——王朔的調侃式語言
 四 頑主:新人物范型——王朔的人物形象
 五 “王朔主義”——王朔與當代中國社會與文化的轉型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后頑主與大眾文化潮——馮小剛
 一 從業(yè)余編劇到大腕導演
 二 賀歲片與新京味的誕生
 三 北京爺與民間情性
 四 媒介力量:馮氏賀歲片的變遷史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平民的幸福與限度——劉恒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一 苦難敘事與民間韌性
 二 作為“貧嘴”的語言
 三 京味生活藝術
 四 張大民“幸?!迸?br /> 五 電視劇改編
 六 劉恒的創(chuàng)作與時代精神的變遷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死亡與再生的神話——泛媒介場中的王小波
 一 在報刊爭論中崛起
 二 在網(wǎng)絡寫作中被模仿
 三 最后一波:王小波的情書
 四 在知識精英中不再沉默
 五 民間智性:趣味與京味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德性民間與京味余歡
結語:終結還是換味?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