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
序言二
緒論
第一章 心靈化批評形成的淵源
第一節(jié) 心靈化批評發(fā)生學淵源
一 原始思維的泛聯系性
二 中國初民的語言文字對中國傳統(tǒng)思維方式的凝定
第二節(jié) 心靈化批評的社會學淵源
一 人與自然的和諧——審美的而不是對立的觀照方式
二 家國同構的社會聯系觀——同類比附的批評方式的形成
第三節(jié) 心靈化批評的哲學淵源
一 《易經》中反映出的中國哲學淵源
二 萬物感應的泛聯系觀
第四節(jié) 心靈化批評的創(chuàng)作學淵源
一 比興思維及其對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影響
二 楚辭中的寄托思維及其對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影響
三 音樂思維及其對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影響
第二章 心靈化批評的思維特征
第一節(jié) 心靈化批評的接受方式——體悟型思維
一 泛聯系哲學觀下的體悟型思維
二 體悟型思維的表現形態(tài)
第二節(jié) 心靈化批評的分析方式——系統(tǒng)型思維
一 系統(tǒng)型思維的網絡式層次觀
二 橫向聯系路徑與文本解讀
三 縱向聯系路徑與文本解讀
第三節(jié) 心靈化批評的言說方式——比類型思維
一 比類型思維的特征
二 比類型話語的具體表現
三 比類型話語的優(yōu)長與缺陷
第三章 心靈化批評的流變
第一節(jié) 發(fā)展期
一 泛聯系的文學接受觀
二 感應論下的文學接受者的主觀讀入
三 理性主義萌芽對主觀意志讀入的修正
第二節(jié) 成熟期
一 言意之辨與象的提出
……
第四章 心靈化批評的運用
結語 文學轉型與心靈化批評的前途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