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方玉潤晚年的著作。同治時年(一八六五)日記中曾有鴻蒙室擬著叢書的目錄,其中有《詩經通致評解》之目,然而未見此書。向逹先生說:《詩經通致評解》后來成書與否,不可考。」擄同治八年(一八六九)七月初五日日記載:「《詩》無定解,臆測者多,故較他經尤為難釋。遇擬廣集眾說,折衷一是,留為家塾課本。名之日《原始》,蓋欲探求古人作詩本旨而原其始意也。其例先詩首二字為題,總括全詩大旨為立一序,題下如古樂府體式而不用為《序》,使讀者一鑒而得作詩之意。次錄本詩,亦仿古樂府一解、二解之例,而不用興也、比也惡套。庶全詩聊屬一氣而章法、段法又自分疏明白也。詩后乃總諭作詩大旨,大約諭斷于《小序》、《集傳》之間,其余諸家亦順及之。未乃集釋名物,標明意韻。本詩之上有眉有評,旁有批,詩之佳處亦點亦圈,以清眉目。然后全詩可無遁義,足以沁人心脾矣。」這裹除未提及姚際恒的《詩經通諭》外,后來《詩經原始》一書之安排論述大抵依此①?!缎橇胰沼泤R要》卷三還有論《詩》者九倏,除一條為同治十年外,其余都是本年所記,其內容均收于后來《原始》一書之中?!对娊浽甲孕颉肥鹩凇竿涡廖茨晷£幵滤啡铡辜矗话似咭荒???梢姺接駶檹挠媱澲翆懗杀緯?,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本書之刻始于一八七一年仲冬,完成于一八七三年孟夏。這就是《鴻蒙室叢書》三十六種之三年《詩經原始》隴不分署刊本,封面題答為方氏親筆,并由其門人擔任全書校對。一九一四年云南圖書館將本書收入《云南叢書》,列為「經部第七」。后上海泰東書局又擄云南本石印,流傳始廣。目錄: 詩經原始自序卷自上凡例詩無邪太極圖說 十五國風光地圖 大東總星 七月流火之圖 公劉相陰陽圖 幽公七月風化之圖 諸國世次圖 附作詩時世圖卷首下 詩旨卷第一國風 周南關脽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天兔罝芣*漢廣汝濆麟之趾卷第二召南鵲巢采蘩草蟲采蘋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霝標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穠矣騣虞卷第三 邶柏舟綠衣燕燕月月終風摯鼓凱風雄雉匏有苦葉谷風式微旄丘簡兮泉水北門北風靜女新臺二子乘舟卷第四卷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第八卷第九卷第十卷第十一卷第十二卷第十三卷第十四卷第十五卷第十六卷第十七卷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