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4年以來,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已經組織出版了《奶牛營養(yǎng)需要》的6個修訂版本?!赌膛I養(yǎng)需要》(2001)選用了當前奶牛生產領域中最新的信息和技術,是《奶牛營養(yǎng)需要》的第7次修訂版。本書對影響營養(yǎng)需要量的管理和環(huán)境等因素作了更為詳細的描述,并且從更廣泛的角度探討了不同生理階段和生產水平的營養(yǎng)需要水平,反映了奶牛生產和奶業(yè)科學飛速變化的現狀。預測營養(yǎng)需要量的改進方法增加了使用者的責任,要求他們準確了解估計營養(yǎng)需要量所需的動物、飼糧和管理條件。本方法在強調責任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好處,它讓使用者能夠根據更多的信息進行決策。使決策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是采用了計算機模型對營養(yǎng)需要量進行估計。計算機模型是惟一能夠將影響動物的各種因素全部考慮在內的有效方法。與靜態(tài)數據不同,本書中提供的計算機模型能夠描述動物不同生理階段的營養(yǎng)需要量。模型能夠將不同飼料原料對營養(yǎng)物質吸收的差異和對動物生產性能造成的潛在影響均考慮在內,這些都會影響動物的營養(yǎng)需要量。本書中出現的模型以友好的界面為實際應用和特定情況提供了大量信息。第1章討論了有關干物質采食量方面的內容,包括影響干物質采食量的因素和干物質采食量的預測方法。奶牛飼糧、環(huán)境和生理性代償的特點以及管理問題也被作為影響因素加以考慮。對預測干物質采食量的現有方程式進行了簡單描述后,本章繼續(xù)對書中推薦的干物質采食量預測方程式進行探討,最后以泌乳期采食量的數據和圖表結束。第2章探討了能量問題,對能量單位進行了定義,并且明確了飼料能量價值的測定、評估和表達方法。本章討論了維持、泌乳、生長、妊娠的能量需要量,并且對體組織的動員與沉積以及環(huán)境因素對能量需要量的影響進行了探討。在本章的最后,是一段關于體況評分的內容。第3章涉及了脂肪的消化率和能量價值,包括脂肪對瘤胃發(fā)酵的影響以及在泌乳期飼糧中添加脂肪的相關信息,并且給出了常用脂肪和油脂中脂肪酸組成的列表。第4章對碳水化合物的營養(yǎng)進行了詳細的總結。本章討論了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和結構性碳水化合物的營養(yǎng)差異,并且重點討論了中性洗滌纖維(NDF)和酸性洗滌纖維(A1)P)的營養(yǎng)需要量問題。第5章涉及了奶牛蛋白質和氨基酸營養(yǎng)方面的所有知識。本章列舉了大量關于建立預測方程式的文獻報道,并且對如何預測維持、妊娠、泌乳和生長過程中可代謝蛋白質的需要量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與上-版相比,本版營養(yǎng)需要量中關于氨基酸營養(yǎng)的內容有了相當大的改進,并且為讀者提供了關于氨基酸進入小腸的途徑以及賴氨酸和蛋氨酸需要量預測方程方面的討論。第6章包括了常量和微量礦物元素的需要量以及有毒礦物質的相關內容。常量和微量礦物質都包括許多種元素,對每種元素進行的論述都包括了它們的功能、生物學價值、不同種類奶牛的需要量、中毒和缺乏癥。第7章以類似的格式對維生素的營養(yǎng)進行了探討,把它們劃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奶牛營養(yǎng)需要維生素兩大類。與第6章礦物質一樣,這一章在動物的層面上討論了與采食維生素相關的因素。本章內容包括各種維生素的來源、生物學價值、功能、動物對維生素缺乏癥和中毒癥狀、需要量以及影響需要量的因素。第8章探討了水的代謝和需要量。這一章系統闡述了造成環(huán)境和水體污染的影響因素,這些因素對動物的采食量也會造成一定影響。水中的營養(yǎng)物質以及細菌和藻類在本章中有所涉及。第9章著重討論奶牛營養(yǎng)的獨特性問題。本章主要涉及了圍產期奶牛的營養(yǎng)、代謝障礙(例如乳房水腫和產乳熱),以及改善奶牛生產性能的調節(jié)劑(例如緩;中劑和直接飼喂微生物)。第10章和第11章分別討論了犢牛營養(yǎng)需要的獨特性以及青年母牛的生長、成熟和體貯沉積問題。本版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探討了奶牛飼養(yǎng)對環(huán)境的影響。第12章回顧總結了人們對營養(yǎng)物質的擔憂問題,并且提出了畜牧場管理者為降低營養(yǎng)物質排放量正面臨著應用新科學技術的挑戰(zhàn)。第13章提供了飼料化學和飼料加工的相關知識。文章描述了飼料的分析方法,并且總結了飼料加工方法對飼料能量的影響。第14章列出了奶牛營養(yǎng)需要量表。這些表格的數據是由計算機模型產生的。這些數據分別提供了小體型和大體型兩種奶牛不同泌乳期的營養(yǎng)需要量。第15章提供了各種飼料的營養(yǎng)成分表,并對如何使用該成分表進行了解釋。這些表格包括了各種奶牛飼糧中的常用飼料和非常用飼料的營養(yǎng)成分細目表。第16章對計算機模型進行了評價?!度闃I(yè)科學雜志》中發(fā)表的一個用100種不同的飼糧進行連續(xù)飼養(yǎng)試驗的試驗結果被作為評價數據輸入到了計算機中,隨后得到了數據分析的結果和計算機程序中使用的預測方程式。在用戶指南中對本書使用的計算機模型進行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