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硬件、外部設備與維護PIC單片機入門與實戰(zhàn)

PIC單片機入門與實戰(zhàn)

PIC單片機入門與實戰(zhàn)

定 價:¥39.00

作 者: 張明峰 編著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單片計算機

ISBN: 9787810775083 出版時間: 2004-09-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小16開 頁數(shù): 42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涵蓋的關鍵主題:·PIC單片機的結構和指令系統(tǒng)及其特色·PIC單片機的開發(fā)環(huán)境和開發(fā)工具·I/0口及其靈活應用·定時器資源及其應用·模/數(shù)轉換模塊及其使用·USART通訊模塊及其使用·同步串行接口及其應用·CCP模塊及其應用·C語言編程從PIC中檔系列單片機的結構介紹人手,系統(tǒng)闡述PIC單片機開發(fā)過程的最基本步驟;通過引入設計實例,深入淺出地介紹PIC單片機的各主要功能模塊。書中介紹的代碼實例將以匯編指令為主,最后專門介紹PIC單片機的C語言編程。讀者對象主要是對PIC單片機感興趣的初學者或準備用PIC單片機進行產品開發(fā)的工程師,對已經(jīng)熟悉PIC單片機開發(fā)的工程師也可以作為設計時的參考。

作者簡介

  張明峰,1989年畢業(yè)于原上海科技大學并獲得電子工程學士學位。于1999年6月加入美國微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一直從事現(xiàn)場技術指導和支持工作,現(xiàn)任主任工程師一職。在此之前主要在工業(yè)自動化控制領域從事軟/硬件和系統(tǒng)方面的設計和項目管理。有近15年的嵌入式系統(tǒng)設計經(jīng)驗,從事或接觸了大量不同領域的產品或系統(tǒng)設計。他還經(jīng)常為一些雜志和專業(yè)技術研討會撰寫并發(fā)表文章。

圖書目錄

第1章 PIC單片機的結構和指令系統(tǒng)
1.1 Microchip單片機產品概述
1.2 PIC中檔單片機的基本特性
1.2.1 內核結構簡述
1.2.2 指令流水線概念
1.2.3 寄存器文檔概念
1.2.4 單字指令概念
1.3 PIC中檔系列單片機的指令集
1.3.1 字節(jié)操作指令詳述
1.3.2 位操作指令詳述
1.3.3 立即數(shù)操作指令詳述
1.3.4 控制指令詳述
1.4 PIC單片機數(shù)據(jù)寄存器的尋址
1.4.1 數(shù)據(jù)寄存器直接尋址
1.4.2 數(shù)據(jù)寄存器間接尋址
1.5 PIC單片機程序空間的尋址問題
1.5.1 PIC單片機程序空間的直接跳轉
1.5.2 PIC單片機程序空間的間接跳轉
1.6 PIC中檔系列單片機的中斷機制
1.6.1 中斷響應時的入口地址(中斷向量)
1.6.2 中斷優(yōu)先級控制
1.6.3 中斷現(xiàn)場保護和恢復
1.6.4 中斷控制邏輯
第2章 PIC單片機的特色
2.1 PIC單片機的工作時鐘模式
2.1.1 石英晶體或陶瓷諧振器振蕩
2.1.2 外部時鐘
2.1.3 外部RC振蕩
2.1.4 內部RC振蕩
2.1.5 振蕩模式的確定
2.2 PIC單片機的復位過程
2.2.1 上電復位(POR)
2.2.2 低電壓檢測復位(BOR或BOD)
2.2.3 外部復位
2.2.4 看門狗復位
2.2.5 判別復位情形
2.3 PIC單片機的低功耗休眠
2.4 PIC單片機在線串行編程
2.5 PIC單片機的芯片配置字
第3章 PIC單片機的開發(fā)環(huán)境
3.1 MPLABIDE的功能組成
3.1.1 MPLABIDE綜述
3.1.2 MPLABIDE的安裝
3.1.3 MPLABIDE項目管理
3.1.4 MPLABIDE源程序編輯
3.2 匯編編譯器MPASMTM及其匯編程序編寫的基本規(guī)則
3.2.1 匯編編譯器MPASM簡介
3.2.2 MPASM的語法簡要說明
3.2.3 MPASM的偽指令
3.2.4 MPASM內的直接運算符
3.2.5 MPASM的宏指令
3.2.6 程序模板
3.2.7 IDE內MPASM編譯環(huán)境的設定
第4章 PIC單片機的開發(fā)工具
4.1 軟件模擬器MPLABSIM
4.1.1 軟件模擬器的安裝和啟動
4.1.2 軟件模擬器的程序運行控制方式
4.1.3 斷點的設定和取消
4.1.4 光標控制程序運行
4.1.5 軟件模擬器的跑表功能
4.1.6 運行結果的觀察窗口
4.1.7 模擬器的信號激勵功能
4.1.8 軟件模擬器的局限
4.2 在線調試器MPLABICD2
4.2.1 ICD2的基本功能及其優(yōu)缺點
4.2.2 ICD2與計算機的連接方式
4.2.3 ICD2與目標板的連線方式
4.2.4 ICD2和目標板的供電問題
4.2.5 MPLABIDE環(huán)境下ICD2的啟用
4.2.6 用ICD2進行系統(tǒng)調試
4.2.7 ICD2的輔助信息
4.2.8 用ICD2讓芯片獨立工作
4.3 硬件仿真器 MPLABICE2000
4.3.1 ICE2000的基本功能
4.3.2 ICE2000與計算機的連接
4.3.3 ICE2000與目標板的連接
4.3.4 啟動ICE2000仿真器
4.3.5 ICE2000的基本調試功能
4.3.6 ICE2000對代碼執(zhí)行的跟蹤功能
4.3.7 ICE2000高級觸發(fā)功能
4.3.8 ICE2000觸發(fā)輸入/輸出同步功能
4.3.9 ICE2000代碼執(zhí)行覆蓋檢查功能
4.3.10 關于ICE2000的其他有用信息
4.4 芯片編程燒寫工具PICSTARTPlus和PROMATEII
4.4.1 PICSTARTPlus
4.4.2 PROMATEII
4.5 第三方開發(fā)工具
4.5.1 第三方仿真工具
4.5.2 第三方編程工具
第5章 PIC單片機的I/O口及其靈活應用
5.1 PIC單片機I/O口的基本特性
5.1.1 完全雙向的I/O引腳
5.1.2 端口輸入/輸出設定
5.1.3 端口的讀和寫
5.1.4 端口的輸出驅動能力
5.1.5 端口的“讀—修改—寫”問題
5.1.6 引腳端口的ESD保護
5.2 PIC單片機I/O口的設定方法
5.3 PIC單片機PORTA端口
5.3.1 PORTA的特點
5.3.2 RA4的特殊性
5.4 PIC單片機PORTB端口
5.4.1 PORTB綜述
5.4.2 RB0/INT引腳的中斷功能
5.4.3 PORTB的RB7~RB4引腳狀態(tài)變化中斷
5.5 PIC單片機PORTC端口
5.6 PIC單片機PORTD和PORTE端口
5.7 PIC單片機I/O引腳的應用技巧
5.7.1 輸入輸出分時復用
5.7.2 普通I/O引腳測電壓值
5.7.3 普通I/O引腳測電阻值
5.7.4 普通I/O引腳進行超限電壓檢測
第6章 PIC單片機的定時器資源及其應用
6.1 定時器TMR0
6.1.1 TMR0綜述
6.1.2 與TMR0相關的控制寄存器
6.1.3 TMR0的運作
6.1.4 TMR0中斷
6.1.5 TMR0用于外部脈沖計數(shù)
6.1.6 TMR0的預分頻器
6.1.7 TMR0應用注意事項
6.2 定時器TMR1
6.2.1 TMR1綜述
6.2.2 與TMR1相關的控制寄存器
6.2.3 TMR1作為定時器
6.2.4 TMR1作為同步計數(shù)器
6.2.5 TMR1作為異步計數(shù)器
6.2.6 TMR1的內部振蕩器
6.2.7 TMR1與CCP模塊配合
6.2.8 TMR1的具體應用
6.3 定時器TMR2
6.3.1 TMR2綜述
6.3.2 與TMR2相關的控制寄存器
6.3.3 TMR2的工作方式
6.3.4 TMR2的應用
第7章 PIC單片機的模/數(shù)轉換模塊及其使用
7.1 PIC單片機片上ADC模塊綜述
7.2 ADC相關控制寄存器介紹
7.2.1 ADCON0控制寄存器
7.2.2 ADCON1控制寄存器
7.2.3 ADRES結果寄存器
7.2.4 A/D轉換中斷相關的寄存器
7.3 設定模擬信號輸入引腳
7.4 A/D轉換過程說明
7.5 被測輸入信號的參數(shù)要求
7.5.1 輸入電壓信號的幅度
7.5.2 輸入電壓信號的內阻
7.5.3 輸入信號的抗混疊濾波
7.6 輸入信號的采樣過程
7.7 AD轉換時鐘的選擇
7.8 參考電壓的選取
7.9 休眠時進行A/D轉換
7.10 特殊事件觸發(fā)進行A/D轉換
7.11 10/12位分辨率的ADC模塊
7.11.1 10/12位分辨率A/D模塊的工作原理
7.11.2 ADCON1寄存器的內容擴充
7.11.3 A/D轉換結果的格式問題
7.11.4 參考電壓的考慮
7.11.5 采樣時間的考慮
7.12 8/14引腳單片機上的A/D模塊
7.12.1 8/14引腳單片機A/D模塊綜述
7.12.2 ADCON0寄存器的變化
7.12.3 ADCON1寄存器的變化
7.12.4 ANSEL寄存器的引入
7.12.5 其他注意事項
7.13 A/D模塊的應用技巧
7.13.1 模擬/數(shù)字引腳分配時的問題
7.13.2 合理實現(xiàn)采樣時間
7.13.3 轉換結果的軟件數(shù)字濾波方法
第8章 PIC單片機的USART通信模塊及其使用
8.1 USART簡介
8.2 USART模塊關鍵寄存器介紹
8.2.1 TXSTA數(shù)據(jù)發(fā)送控制及狀態(tài)寄存器
8.2.2 RCSTA數(shù)據(jù)接收控制及狀態(tài)寄存器
8.2.3 SPBRG波特率控制寄存器
8.2.4 相關的中斷控制寄存器
8.2.5 TXREG和RCREG寄存器
8.3 USART波特率設定
8.3.1 異步通信時的波特率設定
8.3.2 同步通信時的波特率設定
8.3.3 SPBRG寄存器的寫效應
8.4 USART模塊的異步通信
8.4.1 異步通信數(shù)據(jù)格式
8.4.2 異步通信數(shù)據(jù)發(fā)送過程
8.4.3 異步通信數(shù)據(jù)接收過程
8.4.4 常用的異步通信的協(xié)議
8.5 USART模塊同步通信主模式
8.5.1 同步通信主模式發(fā)送
8.5.2 同步通信主模式接收
8.6 USART模塊同步通信從模式
8.6.1 同步從模式數(shù)據(jù)發(fā)送
8.6.2 同步從模式數(shù)據(jù)接收
8.7 通信時的數(shù)據(jù)緩沖技巧
8.7.1 接收環(huán)形FIFO緩沖隊列
8.7.2 發(fā)送緩沖隊列
8.8 通信數(shù)據(jù)的校驗方法
8.8.1 奇偶位校驗
8.8.2 累加和校驗
8.8.3 循環(huán)冗余校驗(CRC)
8.9 報文通信時的簡單協(xié)議
8.10 異步串行通信的波特率自適應技術探討
8.10.1 標準波特率窮舉法
8.10.2 碼元寬度實時檢測法
8.11 多機通信的尋址方式
8.11.1 9位數(shù)據(jù)傳輸
8.11.2 數(shù)據(jù)包傳輸
8.12 軟件實現(xiàn)異步串行通信
8.12.1 三倍速采樣法
8.12.2 起始位中斷捕捉定時采樣法
第9章 PIC單片機同步串行接口及其應用
9.1 同步串行接口簡介
9.2 SSP接口模塊控制寄存器
9.2.1 SSPSTAT同步接口狀態(tài)和控制寄存器
9.2.2 SSPCON同步接口控制寄存器
9.2.3 SSPBUF數(shù)據(jù)寄存器
9.2.4 SSPADD地址寄存器
9.2.5 SSPCON2同步接口控制寄存器2
9.2.6 與SSP相關的中斷控制寄存器
9.3 SSP模塊的SPI通信方式
9.3.1 使用SPI通信接口
9.3.2 SPI通信引腳設置
9.3.3 SPI通信時的連接方式
9.3.4 SPI主模式通信
9.3.5 SPI從模式通信
9.3.6 SPI從模式選擇控制通信
9.3.7 SPI應用實例介紹
9.4 SSP和MSSP模塊的I2C模式
9.4.1 I2C從模式
9.4.2 MSSP模塊的I2C主模式
9.4.3 I2C通信程序范例
9.4.4 I2C總線硬件處理
9.5 軟件實現(xiàn)同步串行通信
9.5.1 軟件實現(xiàn)SPI主模式通信
9.5.2 軟件實現(xiàn)I2C主模式通信
第10章 PIC單片機的CCP模塊及其應用
10.1 CCP模塊簡介
10.2 與CCP模塊相關的控制寄存器
10.3 CCP模塊的輸入捕捉模式
10.3.1 CCPx引腳配置
10.3.2 改變不同的捕捉模式
10.3.3 脈沖沿捕捉時的預分頻
10.3.4 休眠時進行捕捉
10.3.5 復位時的情形
10.3.6 捕捉模式應用實例介紹
10.4 CCP模塊的比較輸出模式
10.4.1 比較模式下的CCPx引腳
10.4.2 軟件中斷模式
10.4.3 特殊事件觸發(fā)
10.4.4 休眠時的比較輸出狀態(tài)
10.4.5 比較輸出模式應用實例
10.5 CCP模塊的PWM模式
10.5.1 PWM周期
10.5.2 PWM占空比(高電平持續(xù)寬度)
10.5.3 占空比調整的絕對分辨率
10.5.4 PWM工作模式設定
10.5.5 PWM應用實例
第11章 PIC單片機的C語言編程
11.1 PIC單片機C語言編程簡介
11.2 HitechPICC編譯器
11.3 MPLABIDE內掛接PICC
11.4 PIC單片機的C語言源程序基本框架
11.5 PICC中的變量定義
11.5.1 PICC中的基本變量類型
11.5.2 PICC中的高級變量
11.5.3 PICC對數(shù)據(jù)寄存器bank的管理
11.5.4 PICC中的局部變量
11.5.5 PICC中的位變量
11.5.6 PICC中的浮點數(shù)
11.5.7 PICC中變量的絕對定位
11.5.8 PICC的其他變量修飾關鍵詞
11.5.9 PICC中的指針
11.6 PICC中的子程序和函數(shù)
11.6.1 函數(shù)的代碼長度限制
11.6.2 調用層次的控制
11.6.3 函數(shù)類型聲明
11.6.4 中斷函數(shù)的實現(xiàn)
11.6.5 標準庫函數(shù)
11.7 PICC定義特殊區(qū)域值
11.7.1 定義工作配置字
11.7.2 定義芯片標記單元
11.8 MPLABIDE中實現(xiàn)PICC的編譯選項設置
11.8.1 選擇單片機型號
11.8.2 PICC普通編譯選項(General)設定
11.8.3 PICC全局選項設定(PICC Global)
11.8.4 C編譯器選項設定(PICC Compiler)
11.8.5 連接器選項設定(PICC Linker)
11.8.6 匯編器選項設定(PICC Assembler)
11.9 C和匯編混合編程
11.9.1 嵌入行內匯編的方法
11.9.2 匯編指令尋址C語言定義的全局變量
11.9.3 匯編指令尋址C函數(shù)的局部變量
11.9.4 混合編程的一些經(jīng)驗
后記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