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國是最早產生和形成系統(tǒng)法治理論的國家之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伴隨著生產關系的巨大變革和封建地主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在思想學術界,一個與傳統(tǒng)“禮治”相對立的新學派、新思潮,應運而生,迅速成長、壯大,這就是法家與法治理論。它有一股強勁的颶風,一經生成,橫掃千軍,勢不可擋。到秦統(tǒng)一中國,風云變幻的政治大舞臺把法家理論推上了輝煌的頂峰。法家的法治理論被“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奉為圭皋,一躍而成為秦王朝的正統(tǒng)思想。 法家推崇極權主義的君主專制統(tǒng)治,形成了后世只有強者才有發(fā)言權的局面。法家主張的專制主義政治模式,皇帝集立法、司法、行政、軍事大權于一身,使得為了爭奪帝王寶座,政變、造反等流血殺戮事件史不絕書;商鞅提倡文化專制,成為后世為統(tǒng)一思想而進行的“焚書坑儒”、文字獄等措施的肇始,慎到強調“勢”,申不害鼓吹“術”,再加上韓非的系統(tǒng)總結,被后世的歷代帝王風奉為行為準則,運用到對國家的統(tǒng)治中,嚴刑峻法,以剛猛鞏固統(tǒng)治;對臣下玩弄權術,實行特務統(tǒng)治,甚至主張暴君政治,使有功之臣難得善終,謀權亦要謀身,皇室成員之間也勾心斗角,相互之間猜疑、殺戮,讓人有“無情最是帝王家”的浩嘆!法家對中國政治和文化的負面影響不可謂不大。而刻薄寡恩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被車裂、韓非被鴆殺、李斯則腰斬滅族,或許這就是歷史絕妙的諷刺! 法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主要在于“外儒內法”的統(tǒng)治哲學,但它也有積極的方面,它的行政立法而確立的文官制度的法律內容影響深遠,對西方資產階級文官制度的形成也發(fā)生了積極影響。其“術”的一面也曾對維系民族穩(wěn)定發(fā)揮過一定的作用,至今依然有值得借鑒的方面。 本書選取了《韓非子》、《商君子》和《管子》三部法家的主要代表作的部分內容,采擷其中最有影響、現今仍有活力和價值的名言警句,并附譯文和簡單的解析;更為了提高可讀性,在名言警句和譯文后配上經典故事,使讀者能夠輕松愉悅地理解先賢名言的智慧精髓。